北極星核電訊:擁有117年歷史的上海電氣(601727.SH)走在科技創新的前沿。
上海電氣的裝備制造集團在中國機械行業銷售額排名第一,新中國第一臺6千瓦汽輪發電機組、世界第一臺12000千瓦雙內裝水冷汽輪發電機組等,均出自上海電氣。在履歷上,公司創造了許多中國乃至世界的第一。公司核電常規島技術涵蓋華龍一號等世界知名核電設備。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上海電氣一直在踐行產業創新升級。截至目前,公司主導產業集中在能源裝備、工業裝備、綜合服務三大領域。已經或正在從統一能源裝備向清潔能源裝備、從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從單一制造向制造+服務模式轉型升級。
為了全力支持不懈的技術創新,上海電氣相當愿意投入研發。去年公司研發經費達37.20億元,位居電氣設備行業第一,約寧德時代(71.080、0.00、0. 00%)、國電南瑞(19.000、0.00、0.00%)等公司兩次。其研發人員超過3000人,約占公司員工總數的10%。
近年來,上海電氣的經營業績穩步增長。2016-2018年營業收入波動較大,但凈利潤同比增長超過10%。去年,其凈利潤達到17億元人民幣。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電氣的財務狀況相對穩定。截至去年底,公司長短期負債345.710億元,貨幣資金424.760億元,足以覆蓋債務. 同期,公司預付款118.67億元,預收款(含合同負債)369.13億元,客戶存款44.32億元元,可想而知,該公司的產品極具競爭力。
超過3000名研發人員
上海電氣堅持技術領先,不斷從事技術攻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多年來,上海電氣在研發上投入了大量資金。
年報顯示,2010年以來,上海電氣每年的研發支出已超過10億元。2015年至2018年,研發經費支出分別為24.64億元、26.84億元、30.040億元、37.20億元。2010年至2018年9年,公司累計研發支出216.770億元,年均研發支出24.9億元。
其中,去年公司研發支出20億元,位居A股電器行業第一。同業中,寧德時代19.91億元、國電南瑞19.01億元、東方電氣(10.770、0.00、0.00%)16.890億元,特變電工(7.120,0.00,0.00%)16.30億元,是顯著低于上海電氣的研發支出。
去年,上海電氣的研發支出占當期營業收入的3.68%。當時,公司擁有研發人員3082人,占公司員工總數的9.98%。
年報顯示,上海電氣在核電設備領域擁有強大優勢,致力于打造國內領先、行業受人尊敬的核電一體化供應和綜合核電設備制造集團和核安全文化示范基地。服務能力。公司堅持“提升“過去、現在、研發未來”戰略,作為核電常規島設備高端制造基地,公司核電常規島技術覆蓋AP1000、@ >CAP1400、@> 華龍一號 鍛件等完整產業鏈的核電裝備制造集團,在核島主設備市場占有率領先。
上海電氣表示,經過近40年的努力,公司目前在核電設備制造領域已具備二、二、三代反應堆的全套供貨能力。以反應堆內件和控制棒驅動機構為代表的核電站 島主設備市場具有顯著優勢。
去年,公司先后完成了“華龍一號”全球首架福清5號和海外首架卡拉奇2號的內部零部件交付。公司還成功開發制造了當今世界排氣面積最大、應用范圍最廣的1905mm低壓缸末級長葉片上海電氣核電設備 待遇,代表了核電汽輪機設計制造的最高水平。
在風電領域,上海電氣實現了從風機設備制造商向全生命周期(涵蓋“風資源-風電機場-電網-環境”)風電服務商的轉變,先后在北京、浙江杭州、廣東汕頭、丹麥等設立研發中心。去年,公司在福建海上風電裝備制造基地正式投產,該基地是目前亞洲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海上風電生產基地,標志著公司6-10兆瓦大型直驅風電產能渦輪機。
此外,在綠色煤電、燃氣輪機等高效清潔能源技術以及電梯等智能制造技術領域,上海電氣的相關技術均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應收賬款銳減137億
在技??術攻關不斷突破的同時,上海電氣的經營業績也表現不俗。
去年上海電氣營業收入突破1000億元,達到10.11.58億元,比上年增加216.14億元,增加27.17 %。對應凈利潤(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0.17億元,同比增長13.42%。
事實上,近年來,上海電氣的凈利潤一直在穩步增長。2016年和2017年吊車出租,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85.070億元和795.44億元,分別增長11.39%和-10.@ . >13%,對應凈利潤23.97億元和26.60億元,同比增長11.87%和10.96%。
今年第一季度繼續保持兩位數的增長。實現營業收入205.14億元,凈利潤7.6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37%和15.95%上一年的期間。.
上海電氣的財務狀況相對健康。截至去年底,流動資產1517.28億元,流動負債1196.23億元。流動資產基本可以覆蓋流動負債。在流動負債中,如果扣除預付款和人工費369.13億元,流動負債僅占流動資產的54.51%。
截至去年底,公司應收賬款188.41億元,應收票據54.85億元,合計2.43.26億元,相比上年末380億元。0.12億元減少了136.86億元。去年的票據和應收賬款是2012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受此影響,公司資產減值損失(包括信用減值損失)也得到了大幅降低。去年資產減值損失18.15億元,比2017年的28.93億元減少10.78億元,下降37.26%。2015年和2016年,公司資產減值損失也超過20億元。
此外,公司庫存也有所減少。去年底為239億元,比2017年底的261.85億元減少22.85億元。
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和存貨的減少直接導致公司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和貨幣資金增加。去年,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凈額轉負,從上年的-75.25億元增加到9.49億元,增加84.74億元。截至上年末,公司貨幣資金424.76億元,比上年末增加52.52億元。
從債務結構來看,截至去年底,公司短期借款85.86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36.47億元,和長期貸款 95.89 億。應付債券127.49億元上海電氣核電設備 待遇,長短期債務合計345.710億元。其中,短期負債122.33億元,長期負債223.38億元二手吊車,長短期負債比例1.@ >83:1。這一比率表明債務結構相對合理。與去年底的424.76億元貨幣資金相比,公司完全沒有償債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