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是天然氣資源,歐洲地區也將面臨電力短缺。英國的民用電價以700%的漲幅打破了22年的記錄。為什么會這樣?
電價創22年新高
國家電網在我國建成建設以來,居民用電一直沒有問題,電價相對合理,不存在難以負擔的情況。然而,就在今年,歐洲國家就出現了電力供應不足的情況。
截至今年9月,歐洲的電價翻了一番。以英國為例。全國每兆瓦時電價已漲至285英鎊,打破了1999年至今22年的歷史記錄。與2020年同期相比,電價暴漲700%。
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三大發電渠道。一是傳統火力發電。這種發電方式需要多種燃燒能源的支持,不僅成本高,而且污染嚴重。因此,歐洲發電方式所占的比例相對較小。
第二種是水力發電,通過河流的落差產生電力勢能,刺激電站運行,產生電力。然而,歐洲大陸整體地勢十分平坦,缺乏高海拔山地系統來支持水力發電。
最后是風力發電。這是歐洲主要依賴的發電方式。2020年吊車公司,歐洲風電裝機容量已超過220GW。德國以 29% 的風力發電位居歐洲第一。荷蘭也以 14% 的新增裝機容量排名第一。
而且,歐洲非常重視節能減排事業。風電等無污染和可再生能源在當地很受歡迎。但為什么目前會出現歐洲無法負擔電價的情況?
高氣壓是電價上漲的源頭
事實證明,風力發電無法實現可持續生產。顧名思義,這種發電方式需要有風的存在。一旦風停了,就無法驅動電站。
今年下半年以來,歐洲地區受高氣壓影響。由于高氣壓的存在,空氣一直集中在高空。如此一來,陸地上的空氣變得稀薄1500w的風力發電機價格,風力自然會減弱。于是,整個歐洲大陸和英國都出現了。出現不同程度的“短缺”情況。
受此影響,歐洲風電行業受到重創。隨著下半年歐洲持續高溫天氣,居民用電需求持續上升,電力供應難以維持吊車公司,電價將翻番。
外媒預測,2030年前德國電力需求增速有望超過4%,2040年前達到25%。屆時,西門子、大眾、奔馳等電力巨頭將面臨成本上漲的窘境。一旦出現這樣的問題,德國工業產品的價格也可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上漲。
今年,德國的批發電價上漲了近60%,打破了2008年以來的歷史記錄,這也將影響到德國4000萬家庭。目前,在整個歐盟體系中1500w的風力發電機價格,德國人的用電成本最高。
中國已經躋身世界前五
歐洲國家開始考慮進口民用和工業用電,而中國根本不需要考慮這些。國內風力發電站主要集中在新疆、西藏等人煙稀少的地區。沿海地區也有海上風力發電站。
之所以如此分布,一方面是認為這些地區風力資源豐富,可以持續創造足夠的電力生產能力,另一方面,由于人口稀少,會減少對周邊地區的影響。
需要注意的是,風力發電運行時會產生巨大的噪音。例如,在惡劣的天氣下,噪音會更加嚴重,這也是對周邊居民的一種噪音污染。
同時,風力發電機在旋轉時會不時反射陽光,也會對周圍居民造成一定的光污染。
歐洲人口分布比較密集,不適合建大型風力發電站,但中國不需要考慮這些。新疆等地地廣人稀,是風力發電的理想之地。
目前國內風力發電已闖入世界前五,位居第四。全國有大型風電場7座,累計風能儲量已超過32.26億千瓦。未來將配合西電東送。等項目將助力全國各省供電。
隨著這些資源的廣泛利用,中國也將在低碳環保領域不斷取得進步。
報告/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