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質量月”活動期間
中國船舶集團海裝風電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
研究院、塔筒事業中心、工程技術公司
等單位相繼開展了
“總師講質量”主題活動
總師結合具體崗位、具體產品
談對質量工作是吊車出租的認識、
談提高產品質量保證能力是吊車出租的方案
談提升產品質量可靠性水平是吊車出租的措施
……
這樣一堂干貨滿滿的質量課
還不快來聽聽
公司總經理助理
研究院院長張凱講質量
張凱以《落實精細化質量管理,避免低級和重復問題》為題,面向部門所有員工講授質量課。課上,張凱傳達了公司“精細管理提能力、補齊短板強質量”專題質量會議精神,總結了研究院遏制低級問題所采取的舉措和取得的成效。他強調:質量工作是高質量發展的基礎,要求研究院全體人員要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強化責任和使命擔當,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理念,落實精細化質量管理要求,不斷提高科研過程質量控制的水平和精細化程度。
課上,張凱對下一步研究院提升設計質量提出要求:一要逐步規范開展通用質量特性的設計分析和驗證工作,加強FMEA、FTA等可靠性設計分析工具的應用。二要嚴格技術狀態控制,完善技術狀態管理制度,進一步明確各類人員對技術狀態管理的職責。三要嚴格執行技術文件審簽制度,規范技術評審,對評審所提出的建議及待辦事項認真記錄并閉環管理,確保評審有效性。四要固化及推廣已采取的有效措施,遏制低級問題發生。
研究院副院長
H160-3.4MW總師張萬軍講質量
張萬軍結合H160-3.4MW機組質量管控,總結了H160-3.4MW項目推行產品先期策劃所開展的重點工作及取得的成效,并從設計質量、生產質量、裝配質量、吊裝質量及運行質量幾個層面分析了質量管控上的不足之處,指明了今后的改進方向。
他分享到:產品質量先期策劃就是工作流程,是產品的設計和開發流程。我們要逐步做好產品質量先期策劃,細化新產品質量先期策劃文件模板,使產品質量保證需求進一步清晰。逐步將“產品質量是設計出來的”這一理念貫穿到海裝以及供方的整個產品開發過程中,從新產品設計階段進行生產件批準的策劃,到新產品批產前完成生產件的批準,保證公司風電機組工程設計記錄和規范的所有要求傳達到供應商及二級供應商,并被正確的理解和落實,以達到裝備質量管控在供應鏈全鏈條中“穿透式”傳導的要求。
塔筒事業中心“學科帶頭人”羅偉講質量
羅偉向塔筒事業中心全體員工講授了專題質量課,他講到,混塔產品的“誕生”將經歷結構設計、工藝制定、模具制作、構件生產養護、拼裝到運行維護等眾多環節,其中任何一個環節都將對其質量產生影響,所以每一名員工要進一步強化質量意識,養成良好的習慣,一次把事情做好,技術人員要多置身業務環境,深入現場。
圍繞提升混塔產品質量,他談到要從三個方面聚焦聚力,一是要提高設計質量。設計過程決定產品基因,設計質量決定產品質量,提升設計質量,首先應提升設計理念,設計師要深入一線高度關注使用中的問題,并按照設計流程開發產品。二是要提升質量可靠性。從掌握設計準則、新技術應用原則、建立故障報告分析與糾正措施系統、建立知識庫等方面入手提升質量可靠性。三是要提升產品質量保證。加大質量宣傳培訓力度,完善質量管理制度并嚴格執行,提升供應商質量保證能力,創新、改良產品。
工程技術公司總工程師羅元宏講質量
羅元宏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向工程技術公司全體中干及質量、技術和項目人員作了技術質量培訓。
他從“開發質量線、售前(中)質量線、售后質量線、后市場質量線”四個方面,對工程公司技術工作的質量要求進行了詳細講解,并結合公司發生的典型質量案例進行了深度剖析。他指出在技術管理工作中“質量意識不到位”“工藝執行不到位”等低級錯誤會導致重大質量問題發生,要嚴格按“四條線”執行落實技術管理工作,尤其對風場不合格/故障審理、現場責任初判、雙歸零問題等要加強管理,堅持“業務誰主管,質誰負責”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