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在過去和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們都會在這張地圖上進行投資,從能源生產端到能源消費端,再到中間能源傳輸和能源載體。不同的是,在不同的時間點,市場關注的方向不同。
風電已成為當今的熱門市場。在風電概念板塊,以78%的漲幅位居市場第一。全板塊28只個股中,17只漲停。
從消息面來看,全球前五名風力發電機制造商之一的西門子歌美颯首席執行官安德烈亞斯·瑙恩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將暫停在中國的風力發電機銷售,并在全球范圍內提價5%。Nauen表示,與西方許多其他整機供應商一樣,西門子歌美颯在中國本土整機制造商崛起后競爭力下降。因此,中國市場不再是西門子歌美颯關注的重點。與此同時,俄羅斯和土耳其市場正在考慮放棄。
此外,中國正在規劃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預計總量為400GW。預計“十四五”將完成一半規模。這是繼全縣推廣后,新能源國家的又一重大規劃。我國新能源項目建設邁上新臺階。預計14-5年內新增裝機容量將從100GW增加到130-150GW,比預期高出30%-50%。其中,風電和光伏預計占一半,還有少量光熱項目。
這兩條消息也是引爆今日市場的導火索。
今天看了風電行業的情況
產業空間,未來的世界肯定是可再生能源,這個肯定沒錯,而且幾種可再生能源,水電資源稟賦的天花板很明顯,核電、生物能等不能增加,只有兩種可以很大。從規模上看,只有光伏和風能。
在風電行業空間,2022-2025年新增裝機容量年復合增長率約為15%。
15%可以說是一個非常高的增長率,但略低于PV。預計未來幾年光伏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25%。保守地說,它也將在 20% 以上。
從成本上看,陸上風電每千瓦時的平準化成本低于光伏,但總裝機成本仍不降反升,預計未來光伏下降速度會更快。這些也是市場喜歡光伏不喜歡風電的主要原因。
行業結構,從近兩年風電機組市場份額來看,行業結構還是比較混亂的。19年,金風科技、遠景能源、明陽智能占比較高,三者占比均超過50%。2020年,總公司又新增上海電氣。2021年上半年,行業格局幾乎再次發生變化,成為愿景,中車風電、金風科技、韻達風電。
這樣的競爭格局基本上可以解釋一件事。這個行業的技術門檻不是很高,公司可能會在成本控制、銷售或渠道等因素上爭取。
風電行業雖然看似遜色于光伏,但站不住腳,風電板塊估值偏低。在通威和隆基50倍估值時,領先的風電公司是金風科技18倍直驅式風力發電機組吊車公司,明陽智能23倍。
從產業鏈來看,風塔和葉片占主要成本。
投資主線,浙商證券建議關注兩條主線——主機廠和核心零部件
一、主機廠短期表現靈活
OEM 的短期表現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在一般主機廠的收入確認中,新簽訂單約占總數的25%。去年新簽訂單占比50%,上年新簽訂單占比25%。1)從招標量來看,2019年和2020年國內風電機組招標量分別為65.2GW和31.1GW;2)從招標價格來看,以3MW機組為例。2019年6-12月均價3875元/KW,2020年均價3618元/KW(不含塔價),2021年4月均價2672元/KW。2019年6-12月下降31%,比2020年下降26%。因此,2021年OEM廠商確認收入中約75%將來自2019年和2002年簽訂的高價訂單;3)從組件價格來看,陸上風電在2019年和2020年經歷了一次安裝高峰,2021年不再補貼后二手吊車,零部件供應價格也將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定價訂單確認收入和陸上風電組件價格下降導致的剪刀差擴大將增加主機廠的毛利率。建議關注韻達、銘陽智能、金風科技。2021年不再補貼后,零部件供應價格也將出現一定幅度下降。將提高OEM的毛利率。建議關注韻達、銘陽智能、金風科技。2021年不再補貼后,零部件供應價格也將出現一定幅度下降。將提高OEM的毛利率。建議關注韻達、銘陽智能、金風科技。
二、核心組件
核心零部件看好市場規模大、競爭格局良好的細分市場龍頭。推薦具有全球競爭優勢、引領大型鑄件布局的日月、行業集中度高的主軸供應商金磊、國產化程度低的軸承制造商新強聯。關注較大的市場空間和相對競爭的格局。分散式塔管龍頭天順風能直驅式風力發電機組,葉片供應商中材科技。
風力發電機的主要部件包括葉片、逆變器、齒輪箱、電氣控制系統、發電機、主軸和輪轂。由于驅動方式不同,雙饋和直驅風扇的部件不同,主要與齒輪箱的有無有關。以明陽智能2.0MW雙饋風機為例:單臺風機售價639萬元,成本528萬元,其中葉片占材料成本的比例最高(23.@ >89 % ),然后是變速箱(18.67% ),變槳控制系統(17.05% ),發電機(6.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