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全國海上風電工程技術大會將于12月8-9日在廣州召開。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易躍春出席第三屆全國海上風電工程技術大會并作題為《中國海上風電發展現狀與展望》的主旨演講。
易月春: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來賓,大家上午好!很高興參加第三屆全國海上風電工程技術大會。今天,我就中國海上風電發展的現狀和前景做一個報告,供大家工作參考。
一、開發狀態
海上風能資源基本清晰。中國海上風能資源豐富。5-25米水深50米高度海上風電開發潛力2億,水深5-50米70米高度海上風電開發潛力2億5億千瓦。海洋還擁有豐富的風能資源。
獲批在建海上風電項目穩步推進,裝機容量持續擴大。截至2018年11月末,我國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約360萬千瓦,核定容量超過1700萬千瓦,在建容量約600萬千瓦。目前,已并網的海上風電項目主要集中在江蘇和上海。但近年來,福建、廣東、浙江等地海上風電開發建設步伐明顯加快。目前,我國海上風電并網裝機容量僅次于英國和德國,居世界第三位。
典型海上風電場案例分享。第一個代表是中廣核集團如東150MW海上風電場,亞洲首座海上升壓站,中國首座離岸10公里、水深10余米的海上風電場米。第二個代表是三峽興化灣海上風電一期項目和三峽響水海上風電項目。三峽興化灣海上風電項目一期安裝了單機容量5MW及以上7個型號14臺風機。這是中國第一個批量使用5兆瓦及以上機組的示范海上風電場。它將在未來進一步發展我們的國家。海上風電開展大型風力發電機組有益實踐和探索;三峽響水海上風電場建成國內首座220kV海上升壓站。第三個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國家電投濱海H2#400MW海上風電項目,這是目前亞洲已建成的最大海上風電場。第四個具有代表性的海上風電項目是魯能東臺20萬千瓦海上風電場,這是目前中國距離最遠的海上風電項目。離岸36多公里,項目建設條件復雜。第三個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國家電投濱海H2#400MW海上風電項目,這是目前亞洲已建成的最大海上風電場。第四個具有代表性的海上風電項目是魯能東臺20萬千瓦海上風電場,這是目前中國距離最遠的海上風電項目。離岸36多公里,項目建設條件復雜。第三個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國家電投濱海H2#400MW海上風電項目,這是目前亞洲已建成的最大海上風電場。第四個具有代表性的海上風電項目是魯能東臺20萬千瓦海上風電場,這是目前中國距離最遠的海上風電項目。離岸36多公里,項目建設條件復雜。
海上風電關鍵技術取得突破。通過典型海上風電場項目建設,探索積累海上風電關鍵技術,實現海上風電關鍵技術突破。第一個突破是大型海上風力發電機逐步國產化。金風科技、上海電氣、明陽、遠景、海莊、華銳等整機設備制造商均進行了5MW以上大容量機組的試驗示范。從我國海上風電并網發電量來看,單機容量4MW以上的風電機組占并網容量的一半以上。我們知道,海上風電除了風力發電機,升壓站也是關鍵。第二個突破是各類海上增壓站的順利安裝。截至今年11月底,我國已開發建設升壓站14座,其中12座已并網;其中一個典型代表是世界上第一個分體式海上增壓站的建成,另一個是匯流站大規模深海相關技術研究的初步完成。三是風機基礎設計能力不斷提升,防冰設計和集成設計能力增強。在總結歐洲海上風電單樁基礎存在的問題和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設計優化和改進,提出了無過渡段的單樁設計技術,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各種類型的地基如負壓桶、重力、導管架等,在我國不同海域的海上風電中也得到了實踐。單樁防冰錐樁基礎已在我國渤海海域應用,海上風電機組與基礎的一體化設計也進行了深入探索。第四個突破是海上建設安裝能力不斷提升。風電施工專用船起重作業能力不斷提升,滿足大容量機組安裝需求;打樁設備齊全,基礎施工工藝和施工工藝基本成熟,可滿足大容量風機基礎的施工要求。
有一定的海上風電運維經驗。目前我國已有超過7個海上風電項目運行一年以上,積累了一定的運維經驗;運維船創新,應用專業運維船,運維水平不斷提升。從目前來看,進入保修期的項目包括江蘇如東和上海東海大橋項目。海上風電設備性能故障率基本滿足設計招標階段要求,年發電量基本達到預期,有部分項目。
產業服務體系不斷完善。通過示范工程建設,政策、技術標準、檢測認證等產業服務體系不斷積累和完善,為下一階段海上風電發展奠定基礎。
海上風電國際合作已有有益探索。一是通過政府推動,加強雙邊合作,與英國、丹麥、荷蘭、德國等發達國家在海上風電產業政策和技術方面開展交流合作。此外二手吊車,我國開發企業通過股權收購、聯合招標等方式參與多個國際海上風電的開發建設。一方面,他們通過投資分享了一些行業和計劃,另一方面也交流和學習了運維經驗。目前,海上風電企業主要是國投電力、中國廣核、華潤電力、三峽集團。.
推進深遠的海洋研究技術研究。開展深海海上風電相關技術研究,為下一步發展深海海上風電進行探索和積累。
我報道了我國海上風電的發展情況。“十二五”期間,我國海上風電正在摸著石頭過河,進行有益探索?!笆濉备鞣桨l展勢頭良好,希望大家開好局,共同努力海上風電發展趨勢,積極穩妥推進我國海上風電開發建設。
二、海上風電成本
海上風電成本逐步降低。經過近10年的探索,我國海上風電成本在不斷擴大的同時,成本也在不斷下降。以江蘇和上海為例,海上風電的每千瓦成本已經從之前的每千瓦3萬元左右上漲。逐漸下降到1. 5萬元左右,廣東、福建幾千萬臺海上風電機組造價在6萬元到2萬元之間。
海上風電成本構成。4兆瓦和5兆瓦的風力發電機價格在6000元左右。由于6MW以上風力發電機沒有大規模應用,研發成本較高,單位成本較高。另外,從我們風電基礎來看,一個4兆瓦單樁基礎造價約9~1300萬元,導管架基礎造價約10~1400萬元,高樁帽造價基金會約12至1500萬元人民幣。. 由于廣東和福建地質條件復雜,單個地基造價約2000萬元。從已建項目來看,每個海洋增壓站加上陸上集控中心的造價超過2億元。海上風電海纜價格相對昂貴。35kV海纜成本基本為60%。220kV海纜造價每公里約400萬元至500萬元。
通過對全國海上風電項目成本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國海上風電成本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風力發電機組的成本,二是風力發電機組的基礎和建設安裝費用,三是風力發電機組的成本。這是海底電纜和海上增壓站的成本。目前,這三項投資基本占到海上風電投資總額的80%以上。海上風電需要更加經濟。以上是我們海上風電需要重點關注的領域。提高海上風電開發經濟效益的途徑,我認為是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全方位加強優化設計,安全和風電輸出,特別適用于海上風機基礎、海上升壓站和海底電纜的建設和安裝。設計優化,通過技術進步和創新減少投資,提高海上風電的經濟性。
海上風電面臨的成本風險。第一是如何控制質量,保證設計的可靠性,同時穩步降低量產風電機組的價格;二是項目前期對施工碼頭等施工安全狀況的調查是否詳細,如果不落實,可能會受到影響。一些額外的成本會增加;第三,隨著項目的推進,風機基礎設計等設計可能會發生變化和變化,給項目帶來不確定的風險;四是不同海域氣象條件差異較大,建設窗口期不同。尤其是嵌巖工程和海上風電工程對船舶機械設備的要求更高,而且施工難度大。因此,項目開發單位很難掌握施工招投標。
三、海上風電面臨的問題與任務
海上風電問題。一是風資源評價、海洋水文調查、地質調查等基礎工作相對薄弱。二是我們的管理政策雖然出臺了一系列文件政策,但在實踐過程中還需要進一步完善。三是海上風電產業尚未形成完整的標準體系。
海上風電面臨的任務。政策方面是如何結合海上風電發展,制定完善海上風電相關政策,如何通過優化配置進一步促進海上風電成本降低。技術方面是如何進一步提高勘察設計水平和質量,如何推進大容量機組技術,在保證質量可靠的同時降低成本。經濟任務是如何確定海上風電的投融資方案,如何控制海纜價格,如何降低運維成本。還包括標準體系建設、監控體系建設、海上風電機組巡檢任務。
競爭配置管理新機制要求。2018年5月,國家出臺了海上風電開發建設管理要求。其中,大家比較關心的是投資主體競爭配置的要求。我想借此機會與您交流。新能源發展初期需要國家政策支持和激勵。國家在產業起步階段制定鼓勵和支持產業發展的政策是國際通行的做法。但產業培育后能否做大做強,最終還是要靠自身的技術進步和經濟提升。對于新能源項目來說,最終不僅要清潔,還要經濟。2005年至2010年,我國風電特許經營正在推進,也是我國陸上風電技術進步最快、成本降低最顯著、產業發展最快的時期。我國光伏產業從2015年至今,是光伏領軍人物奮發向上的時期,也是我國光伏技術進步最快、成本降低最顯著、產業規模發展最快的時期。雖然海上風電從業者希望電價高一點,電價降的慢一點,但作為商業運作,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從另一個方面來說,當這個行業逐漸被大規模培育和發展后,如果還需要持續、長期的高強度補貼,這個行業的競爭力不強,這個行業也很難做大。國家提倡資源競爭性配置,不希望不計經濟成本的無序和惡意競爭;需要的是各級政府和行業。制定本次融資方案,是為了在保質量、保安全、保效益的基礎上,穩步降低我國海上風電成本二手吊車,最終實現海上風電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國家提倡資源競爭配置,不希望不計經濟代價進行無序、惡意的競爭;需要的是各級政府和行業。制定本次融資方案,是為了在保質量、保安全、保效益的基礎上,穩步降低我國海上風電成本,最終實現海上風電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國家提倡資源競爭性配置,不希望不計經濟成本的無序和惡意競爭;需要的是各級政府和行業。制定本次融資方案,是為了在保質量、保安全、保效益的基礎上,穩步降低我國海上風電成本,最終實現海上風電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四、 未來海上風電發展前景
全球海上風電發展前景與趨勢。2016-2020年海上風電發展趨勢,全球海上風電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30%以上,到2020年底全球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將達到40GW。海上風電的競爭性部署成為發展趨勢全球海上風電發展趨勢。加快海上風電成本降低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對我們來說,還有加快技術進步和降低成本的發展需要。大型風力發電機組和深海發展趨勢明顯。這些新的發展方向和技術可以為中國提供很好的借鑒,也是我們努力的方向。最后,實現國際標準,發展全球可再生能源。貢獻中國智慧和解決方案。
我國海上風電發展前景展望[J]. 目前,我國海上風電規劃總發展潛力為1億千瓦;計劃到2020年開發建設海上風電1000萬千瓦,建設500萬千瓦?!笆濉逼陂g海上風電規劃目標雖然沒有完成,但進行了有益探索。從五年規劃來看已經打下了較好的基礎,特別是江蘇和廣東,在“十三五”的基礎上,根據發展建設的實際情況,對規劃進行了滾動修訂。條件,為后續發展提供良好的指導。
最后,我想就我國海上風電的發展與大家分享一些看法。一是市場化面臨新的形式。成本優化是行業需要更加關注的問題。競爭性配置、海上規?;_發、海上示范開發、海上風電集中布局,都將成為近期關注的焦點和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二是強化海上風電產業監管機制。好的經驗和技術要積累和分享,避免問題重蹈覆轍。推動技術進步、產業升級、規?;l展,是我們行業普遍關心和關心的問題。第三,
希望大家從不同方面共同努力,共同推動我國海上風電產業鏈的健康發展,為實現我國的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貢獻風電人的智慧和力量。能源發展戰略。謝謝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