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22年,十年兩會,見證習近平總書記對能源發展的殷殷關切。
“要把現代能源經濟這篇文章做好。”
“要先立后破,而不能夠未立先破。”
“一定要算大賬、算長遠賬、算整體賬、算綜合賬。”
十年間,習近平總書記53次參加團組審議討論,多次對能源發展作出重要部署。諄諄叮囑,殷殷重托,傳遞領航人對能源發展的深切關注。“習近平總書記這些重要論述是能源安全新戰略的豐富與發展,指引中國特色能源革命不斷向縱深推進。”國家能源局黨組書記、局長章建華表示。
能源技術創新取得重大成果
2018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把現代能源經濟這篇文章做好,緊跟世界能源技術革命新趨勢,延長產業鏈條,提高能源資源綜合利用效率。
這是為能源發展提出的重大課題。“內蒙古產業發展不能只盯著羊、煤、土、氣,要大力培育新產業、新動能、新增長極。同時,也要注意有所為有所不為,不能搞大呼隆,一哄而起。”審議中,習近平總書記說。牢記總書記的諄諄囑托,能源發展只有緊跟世界能源技術革命新趨勢,延伸能源產業鏈條,向價值鏈中高端攀升,才能破題解題。
“過去談到內蒙古更多的是提到‘羊煤土氣’,現在新能源已經成為內蒙古自治區新的增長點。”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常務副主席黃志強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內蒙古自治區發展新能源得天獨厚,頭頂有風光、腳下有煤炭、手中有電網,既要按照新的理念發展好“羊煤土氣”,也要抓住新能源發展的契機“追風逐日”。
從內蒙古的“追風逐日”,望向新時代10年我國能源的創新發展——
10年發展,能源行業堅持將創新作為第一動力,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加快推進能源科技自立自強,形成了全球領先的清潔能源產業體系。我國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技術處于國際先進水平,百萬千瓦級水電機組建造能力領跑全球,核電形成了自主品牌的“華龍一號”“國和一號”等三代大型先進壓水堆技術,千萬噸現代化煤礦、大容量超低排放煤電機組、特高壓輸電等領域產生了一批領跑世界的工程技術,新型儲能、氫能等前沿領域研發應用不斷取得突破進展。
經過10年發展,我國能源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科技創新成為能源高質量發展的主要推動力。
能源安全得到有力有效保障
2021年3月5日,同樣是在內蒙古代表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把內蒙古建設成為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建設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農畜產品生產基地,打造我國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
“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以國內能源清潔穩定供應增強內循環可靠性,是中國特色能源安全保障的戰略基點。”章建華表示。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兩會確立的目標任務上來,筑牢能源安全屏障,成為新時代10年我國能源發展應對挑戰的有力抓手。
在晉陜蒙核心產煤區,源源不斷的煤炭匯聚到“西煤東運”大通道,為大通道沿線、華東沿海、華南、華中乃至內陸深處的城市提供能源;
溯萬里長江而上,葛洲壩、三峽、向家壩、溪洛渡、白鶴灘、烏東德等梯級水電站點綴其中,長江流域已成為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
沿河西走廊西行,7000余臺風機在酒泉段戈壁荒漠上迎風旋轉,每天向我國中東部輸送綠色電能近9000萬千瓦時……
10年發展,能源行業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全面推進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聚焦增強國內資源生產保障能力,持續增加高質量有效供給,我國能源生產總量增長30%左右、穩居世界首位,建成橫跨東西、縱貫南北、覆蓋全國、連通海外的能源基礎設施網絡,能源自給率始終保持在80%以上,成功經受住新冠疫情和重大自然災害等嚴峻考驗,有力保障了我國能源供需和能源價格總體穩定。經過10年發展,我國建立了煤、油、氣、核、可再生能源多輪驅動的能源供應體系,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有力支撐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
能源綠色低碳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綠色轉型是一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先立后破,而不能夠未立先破。”
“不能把手里吃飯的家伙先扔了,結果新的吃飯家伙還沒拿到手,這不行。既要有一個綠色清潔的環境,也要保證我們的生產生活正常進行。”
“辦事情一定要掌握這么一個原則,一定要算大賬、算長遠賬、算整體賬、算綜合賬。”
這是對能源發展規律的深刻洞察,是對我國國情的準確把握。
2022年3月5日,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語重心長,諄諄叮囑:“富煤貧油少氣是我國的國情,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短期內難以根本改變。實現‘雙碳’目標,必須立足國情,堅持穩中求進、逐步實現,不能脫離實際、急于求成,搞運動式‘降碳’、踩‘急剎車’。”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上作出的這些重要論斷,引發能源行業的廣泛共鳴,越是任務艱巨,越要積優勢為勝勢,才能與時俱進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新實踐。
現場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國家能源集團包頭煤化工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賈潤安備受鼓舞。“促進現代煤化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是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的重要途徑。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繼續把生態環境治理和現代新型煤化工產業發展統籌起來,爭當實現‘雙碳’目標的排頭兵。”
精準把握轉型節奏力度,我國能源綠色低碳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10年發展,能源行業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
能源結構調整加快推進,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增長了近3倍,裝機規模穩居世界第一,煤炭消費比重年均下降超過1個百分點,全球非化石能源增量中我國貢獻超過40%。能源利用效率顯著提升,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約27%,降幅超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
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水平世界領先,建成全球清潔化程度最高、規模最大的煤電體系,污染物排放量比10年前下降近90%。經過10年發展,我國走出了統籌能源高質量發展與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的新道路,能源綠色發展實現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為我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作出了重要貢獻。
回首十年兩會,從指明前進方向,到明確戰略路徑;從進行思路指引,到給予方法指南,總書記的能源部署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鋪展成中國能源事業的奮進之路。
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后的首次全國兩會召開在即,新起點上,以能源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的新課題正亟待能源行業解答。奪取新勝利,唯有牢記總書記囑托,昂首闊步邁上新時代能源發展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