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山東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三一(東營)風電裝備產業基地,一臺長13.6米,高4.1米的整機機組呈現在所有來賓面前。3月31日,由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9MW海上風電機組成功下線。該機組是目前國內首批采用箱變上置高速雙饋技術的海上風電機組,并且為長江以北海域度電成本最優的風電機組,標志著開發區海上風電機組在高端裝備制造能力上實現了光速”發展。
僅110天,我們完成了從項目簽約、開工到首臺海上機組下線。”三一重能副總經理、首席數字官彭旭介紹說,作為專門為長江以北海域量身定做的第一款海上技術產品,可輕松應對海上高鹽度、高濕度、高風速”的復雜環境條件。
這個年產值可達百億元的項目,從簽約到開工、產品成功下線僅110天。我們為三一重能量身提供項目公司注冊、項目立項等代辦服務,實現當天提交、當天審批、當天拿證。”東營市廣利臨港產業園有限公司招商部副部長林萍說,他們千方百計將三一重能與供應商兆源機電的廠房安排在一起,實現原材料供應一步到位,縮短原材料運輸時間。
今年以來,開發區出臺《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涉及企業落地、發展等各個重要環節并全方位給予扶持,這是對真金白銀”招商引資政策的又一次升級;建立全市首家實體化的企業服務中心,為企業提供全鏈條、全天候、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服務,最大限度壓縮審批時間......
優質的營商環境,換來產業的茁壯成長。時下,一條千億級海上風電產業集群,正乘風而起。海上風電核心部件數字化制造項目已試產,獨自設計研發的20MW大型風電主軸將為全球最先進的大型風電主機配套;全球單機功率最大、風輪直徑最大的H260-18MW海上風電機組的在開發區東營海上風電裝備產業園成功研制并下線......隨著愈來愈多海上風電相關項目的簽約落地及產品投產,東營開發區已將風光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后續將以項目實施帶動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鏈延伸。
自啟動不到一年的時間,東營開發區海上風電裝備產業園已成功落地中國海裝、上海電氣、金雷股份等25個優質項目,計劃總投資247億元,頭部企業集聚成勢,帶動了一批產業鏈上下游項目落地,年內將建成全國規模最大、鏈條最長、配套最全的海上風電裝備產業基地。
僅110天,我們完成了從項目簽約、開工到首臺海上機組下線。”三一重能副總經理、首席數字官彭旭介紹說,作為專門為長江以北海域量身定做的第一款海上技術產品,可輕松應對海上高鹽度、高濕度、高風速”的復雜環境條件。
這個年產值可達百億元的項目,從簽約到開工、產品成功下線僅110天。我們為三一重能量身提供項目公司注冊、項目立項等代辦服務,實現當天提交、當天審批、當天拿證。”東營市廣利臨港產業園有限公司招商部副部長林萍說,他們千方百計將三一重能與供應商兆源機電的廠房安排在一起,實現原材料供應一步到位,縮短原材料運輸時間。
今年以來,開發區出臺《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涉及企業落地、發展等各個重要環節并全方位給予扶持,這是對真金白銀”招商引資政策的又一次升級;建立全市首家實體化的企業服務中心,為企業提供全鏈條、全天候、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服務,最大限度壓縮審批時間......
優質的營商環境,換來產業的茁壯成長。時下,一條千億級海上風電產業集群,正乘風而起。海上風電核心部件數字化制造項目已試產,獨自設計研發的20MW大型風電主軸將為全球最先進的大型風電主機配套;全球單機功率最大、風輪直徑最大的H260-18MW海上風電機組的在開發區東營海上風電裝備產業園成功研制并下線......隨著愈來愈多海上風電相關項目的簽約落地及產品投產,東營開發區已將風光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后續將以項目實施帶動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鏈延伸。
自啟動不到一年的時間,東營開發區海上風電裝備產業園已成功落地中國海裝、上海電氣、金雷股份等25個優質項目,計劃總投資247億元,頭部企業集聚成勢,帶動了一批產業鏈上下游項目落地,年內將建成全國規模最大、鏈條最長、配套最全的海上風電裝備產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