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席景華 1
除國電電力(600795.SH)外,5大發電集團的核心上市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均實現增長。
截至8月30日,五大發電集團的核心上市公司均已發布上半年業績報告。他們是中國華能集團旗下華能國際(600011.SH)、中國華電集團旗下華電國際(600027.SH)、中國大唐集團旗下大唐發電(00991.HK)、國家能源集團旗下的國電電力、國電投集團旗下的中國電力(02380.HK)。
其中,國電電力上半年實現營收525.78億元,同比下降5.25%;母公司凈利潤6.22億元,同比下降72. 5%,成為前五強中唯一一家凈利潤下降的公司公司。
在實現凈利潤增長的四家公司中,增幅最大的是大唐電力。大唐電力上半年實現營收444.78億元吊車公司,同比下降1.25%;實現凈利潤18.42億元,同比增長99.57%。
華能國際的業績也實現了大幅增長。1-6月,營收791.22億元,同比下降5.21%;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57.22億元,同比增長49.73%,利潤規模排名第一。
同期,華電國際實現營收415.31億元,同比下降5.91%;母公司凈利潤23.860億元,同比增長43.49%。
中國電力實現營收130.560億元,同比下降5.69%;實現凈利潤11.73億元,同比增長20.09%。
5大電力公司上半年營收均出現下滑,主要是發電量和上網電量下降所致。
今年1-6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1.35萬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3%;全國規模以上電廠發電量3.36萬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4%。
同期,國電電力累計完成供電1651.71億千瓦時,上網電量1560.5億千瓦時,同比下降3.43% 和 3.41% 分別。.
上半年,大唐電力發電量同比下降1.79%,上網電量同比下降2.48%。華能國際和華電國際上半年發電量同比均下降8%以上。
上述四家公司凈利潤增長的主要原因是煤炭價格下降,降低了燃料成本。華電國際、華能國際、中國電力、大唐電力均表示,煤價下降降低了公司的經營成本。
華能國際上半年經營成本同比下降8.87%。其中,國內燃料成本同比下降58.13億元。華電國際上半年燃料成本約為1.85.2億元,同比下降16.24%。
報告期內,大唐電力上半年經營總成本約380.6億元,同比下降6.5%。其中,由于煤炭價格下降,發電和取暖燃料成本降低約13.42億元。
國電電力上半年燃料成本也有所下降,上半年綜合標準煤單價為541.19元/噸國電菏澤電廠,下降6.同比增長 15%。
公司凈利潤大幅下降,主要受子公司國電宣威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宣威公司)破產清算、應收賬款計提壞賬等因素影響。
報告期內,國電電力陷入僵局,旗下宣威公司和國電寧夏太陽能有限公司兩家子公司相繼宣告破產清算。
據中金公司分析,2020年這兩項資產將不再納入并表,但宣威的長期投資虧損和前期虧損的逆轉仍將造成國電電力約18.27億的劣勢元。影響。
國電電力成立于1992年,2002年12月劃歸原國電集團管理。2017年11月,原國電集團和中國神華集團重組為國家能源集團,國電電力成為國家級上市發電企業公司由國際能源集團控股,成為國內第二大電力上市公司。
國電電力在2019年年報中表示,今年將加大清潔能源轉型力度,大力發展海上風電項目,加大對內地風電項目的開發力度,以最好的方式推進光伏項目。
報告期內,國電電力在鄂爾多斯市進行了萬千瓦綜合能源基地項目的規劃布局。
目前國電菏澤電廠吊車公司,國電控股的裝機容量為8680.6900萬千瓦,其中清潔可再生能源(包括燃氣機組)占總裝機容量的25.06%。
中國電力上半年凈利潤的增長也是由于其可再生能源項目產能逐步釋放和售電增加,實現了報告期內利潤的持續增長。
中國電力清潔能源板塊已成為新增裝機容量的主力軍。2019年,中電清潔能源新增權益裝機容量占整體新增裝機容量的70%以上。
報告/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