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席景華
在位于廣東省中山市火炬開發區的明陽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明陽智能,601615.SH)生產車間風電企業風險,工作人員正在為巨風進行整機測試待交付的渦輪機。
近期,這些風電機組將運至機位,正式“上崗”,實現向市場下達訂單。
今年是行業的“搶裝年”。訂單進入集中交付期,各大整機企業爭先恐后地開工建設。
2019年5月,國家發改委出臺風電行業補貼政策。2018年底前批準的陸上風電項目吊車公司,2020年底前未并網的,國家不予補貼;獲批的海上風電項目2021年底前不再給予補貼,并網完成后,國家不再給予補貼。
這意味著2020年是本輪風電搶裝的最后一年窗口期,是進入平價前的沖刺階段。
據界面新聞記者綜合風電開發商電子商務平臺和招標網不完全統計,2019年國內陸上風電市場招標量為5216.9100萬千瓦,接近2018年的2%。海上風電市場公開招標數量為1621.38萬千瓦,是2018年的3倍多。
近7000萬千瓦的招標量計劃在未來兩年內轉為掛機量。
今年年初,受新冠疫情影響,“搶裝”風波給風電產業鏈帶來集中交付壓力,相關產能準備工作受到市場關注。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風電整機企業人士告訴界面新聞,按照2019年底確定的原生產計劃,今年春季整機廠和零部件供應商基本不會停產。
但受疫情影響,不少整機廠已停產,開工日期推遲至2月9日以后,葉片、發電機、軸承等關鍵零部件供應商也紛紛推遲復工。
隨著國內疫情的逐步好轉風電企業風險,風電“搶裝”進度逐漸步入正軌,4月份實現全行業滿產。
為恢復進度,確保供應,公司開始加班加點推進工作,包括風機零部件供應、風電項目開工、整機交付、吊裝和并網。和其他鏈接。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1-6月,全國風電項目投資854億元,同比增長21.69%。
“目前,各整機企業都在全力生產。廠房和項目現場晚上燈火通明,周末不停工。” 上述風電整機公司對界面新聞表示。
8月7日,金風科技(002202.SZ)董事長在“中美歐領導人對話”論壇上表示,金風科技二季度交付量同比增長10%以上。去年期間。%,創歷史新高。
武鋼表示,行業內各零部件生產企業、整機企業、風電投資商均未修改此前確定的建設目標。“還有一些企業提高了建設目標,希望在疫情下推動經濟刺激。”
金風科技表示,為確保年度經營計劃的實現,公司通過全年供需匹配和差異分析,制定了生產跟進措施。
疫情期間,金風科技與供應商聯手穩定原材料供應,利用公司資源與供應商解決生產和交付問題,在調模、鎖定工位、產能提升、經濟支持。葉片等核心部件復產。
金風科技還表示,公司與銀行等金融機構合作,為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提供資金支持,保障公司正常生產經營,全力支持復工復產。
為保障供應,總部位于廣東的明陽智能新建了海上風電及葉片生產基地。
“明陽智能一季度并未減產,但仍在增資擴產,整個集團新員工近2000人。” 明陽智能董事長張傳偉在接受南方日報采訪時表示。
明陽智能在廣東布局了多個海上葉片生產基地。其中,陽江葉片生產基地和中山葉片生產基地已實現量產,粵東葉片生產基地今年將建成投產十余條大型海工葉片生產線。投產后,明陽智能將具備年產700多套大型海工葉片的生產能力。
此外,汕尾刀片生產基地正在規劃建設10條刀片生產線,年生產能力超過350套大型刀片。預計基地年產值20億元,利稅約3200萬元,創造就業崗位約1200個。
明陽智慧汕尾海上風電產業園也在加快建設。建成后將主要從事海上風電MySE5.5-10MW大型風力發電機組的研發設計、整機生產及吊裝、電氣設備生產。
廣東省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廣東省風電機組產量同比增長158.2%。
據華創證券統計,截至2019年10月,明陽智能已中標海上風電超過4.7GW。其中,廣東標量達到4.3GW,占比高達91.5%。
國內老牌海上風電制造巨頭上海電氣(601727.SH)也正趕上“搶購潮”的建設進度。
上海電氣擁有4個海上風電生產基地和7個陸上風電生產基地吊車出租,覆蓋2-8兆瓦機組生產線,未來將具備生產10兆瓦以上超大型機組的能力。
界面新聞獲悉,上海電氣如東基地為提高產能、確保交期,將白班和夜班各推遲4小時,并在現場增設生產線。地質管理部工作人員主動加班,租用了5000平米的大場地消化材料庫存,確保庫房有貨不爆。
為“控制風險、確保交付、降低成本”,運營十年的上海電氣東臺基地進行了模塊化生產,在實現設備利用效率不斷提升的同時,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狹窄的廠房空間。
為保障零部件供應,緩解供需鏈緊張,風電零部件供應商也紛紛擴大產能,督促盡快完成新增產能。
今年上半年,范鑄公司(603218.SH)完成擴建工程,年產18萬噸海工裝備項目開始釋放。
風電塔筒法蘭制造商恒潤(603985.SH)在半年報中表示,公司去年下半年完成了110KV變電站的建設,產能和生產效率達到風電塔筒法蘭有了很大的改進。. 今年上半年,通過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換代,公司產能進一步釋放,產銷規模較2019年上半年進一步擴大。
受益于“搶裝”帶來的出貨量增加和訂單快速釋放,風電行業景氣度持續提升。
今年上半年,中電(603988.SH)、恒潤股份(603985.SH)、金雷股份(300443.SZ)、(300129.@ > SZ)、(603606.SH)、大金重工(002487.SZ)等十幾家風電公司迎來凈利潤暴增,不少公司的股價也隨之上漲創今年以來的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