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今日正式發布《住房和市政工程安全生產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2022年版)》,為強化安全生產責任落實、精準防范提供重要技術支撐遏制重大事故。
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這一標準,所謂重大事故隱患,是指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可能造成群眾性傷亡或重大事故的隱患。經濟損失。 生產安全事故隱患。 本標準適用于新建、擴建、改建、拆除住房市政工程中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的判定。
標準明確、企業未持安全生產許可證施工、安全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無證作業、危險工程施工圖無證等,應判定為重大事故隱患。 在深入分析近年來群死群傷事故成因的基礎上吊裝作業的安全隱患及事故,標準還明確了基坑工程、模板工程、腳手架工程、起重機械及起重工程、高空作業、臨時用電針對施工、有限空間作業、拆除工程等10類重大事故隱患、地下開挖工程、危及生產安全的施工工藝等情況。
住建部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住房和市政工程領域,近年來施工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 2021年發生重大及以上事故15起,是有統計以來的首次。 2020-2020年下降31.82%,相比2012年下降48.27%。 但房屋和市政工程事故總量仍然居高不下,重大事故仍未杜絕。 為此,下一步,各地住建部門將重點排查重大隱患,重點突出施工起重機械、基坑工程、模板工程及支護系統、腳手架工程、拆除工程、地下開挖等工程、鋼結構工程。 針對險情、大型項目,以及高空作業、有限空間作業等高風險作業,“逐企、逐項目、逐設備”精準排查吊裝作業的安全隱患及事故,消除重大隱患確保施工現場安全風險可控。 (中央電視臺記者楊曉)
編輯:胡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