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已然過半。今年上半年,我國第三批風光大基地陸續下放,各省也下發大量風光指標,今年或將是風電大年。
今年上半年根據公開信息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2023年上半年共有13個省共下發1.2億千瓦風電指標。按照類型劃分,傳統風電約7000萬千瓦,基地類約2000萬千瓦,海上風電約2700萬千瓦,其他類型約702萬千瓦。
今年上半年,釋放風電指標最多的省份為河北,下放超2718萬千瓦,貴州、內蒙古等地釋放超2000萬千瓦,廣西釋放超1500萬千瓦。
根據項目類型進行梳理,2023年上半年釋放的1.2億千瓦風電指標中包括傳統集中式項目、大基地項目海上風電項目、分散式項目等多種形式。其中傳統集中式風電項目近7000萬千瓦,占比56%;海上風電項目2700萬千瓦,占比約21%;陸上風電大基地超2000萬千瓦,占比約16%;兩個一體化、綠氫替代、分散式等其他類型超700萬千瓦,占比約7%。
根據公開信息梳理,2023年上半年釋放的1.2億千瓦風電指標中有超9800萬千瓦風電項目已完成競配,確認開發主體。其中,國家電投獲取近1000萬千瓦風電指標,國家能源集團、華能獲取超800萬千瓦風電指標,中核獲取近600萬千瓦風電指標,中廣核獲取超450萬千瓦指標,是大唐、華電、華潤獲取指標均超300萬千瓦。前8家一共獲取指標近4800萬千瓦,超過全部容量的47%。
根據開發主體企業類型進行梳理,以五大六小為代表的央企獲取風電指標超5700萬千瓦,占比約59%;以申能、京能為代表的地方國企獲取風電指標超2000萬千瓦,占比21%;以金風科技為代表的制造商獲取風電指標超700萬千瓦,占比8%;其他企業獲取風電指標超1200萬千瓦,占比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