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29日,第八屆 2023全球海上風電大會在河北唐山召開。作為全球領先的清潔能源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明陽智能受邀參加本次大會并出席論壇對話和主題演講環節。
當前,海上風電產業已成為推動海洋經濟和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的重要支撐,隨著海上風電的發展,未來機組大型化、海上風電立體融合開發是必然趨勢。對此,明陽智能首席營銷官葉凡表示,平價時代技術上的深化創新、模式上的多元融合將是海上風電提質增效的有效抓手。
機組大型化方面,2023年初明陽智能發布18兆瓦全球最大海上風電機組——MySE18.X-28X,并下線全球最大漂浮式海上風電機組MySE16.X-260。這是明陽作為海上風電行業領導者積極推動海上風電平價上網、降低海上風電建設成本、布局深遠海發展的重要舉措。
針對多能融合模式,葉凡提到,在主體能源側以海上風電為依托,協調發展海上光伏、波浪能、溫差能等;同時基于沿海省份的特定需求,形成海水淡化、海水制氫、海洋牧場、工業園區等產業互補,最終實現深度融合各項,使風電服務于整個能源綜合體,這將有助于降低海上風電開發成本,提升項目整體綜合效益。
對此,明陽智能總工程師賀小兵在《“海上風電+”新能源融合創新方案與應用》的主題演講中介紹了明陽創新引領的海上風電多能融合解決方案和應用案例。他表示,明陽智能通過持續的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引領海上風電及海洋能源的規模化、立體化融合開發,打造綠色融合的海洋經濟形態,為海上風電與海洋牧場、海上制氫綜合開發夯實了技術和裝備支撐。目前明陽智能已在海洋牧場和制氫設備等方面取得大量技術成果和經驗積累。
賀小兵介紹到,2022年1月,明陽在廣東陽江沙扒深海漁業養殖實驗區完成了首次收魚,是全國首次成功實踐了“海上風電+海洋牧場”的立體融合開發。2022年11月底,明陽智能東方CZ9海上風電場示范項目正式動工,將建設成“海上風電+海洋牧場+海水制氫”創新開發示范項目,成為了海南首個海洋能源立體化融合開發示范項目。值得一提的是,同年10月,明陽全球最大單體堿性水電解制氫裝備在廣東成功下線,單槽產氫規模達到1500-2500Nm3/h。同時,明陽還依托氫能向下延伸綠氨、綠色甲醇產業鏈條,可根據客戶需求,實現“風光儲氫氨醇”一體化場景開發和應用。
此外,“海上風電+海上油田”的融合方案也已經在國內應用。采用明陽智能MySE7.25-158漂浮式風機的中國首座深遠海浮式風電平臺“海油觀瀾號”已成功并入文昌油田群電網。這是我國首個水深過百、離岸距離超百公里的“雙百”深遠海浮式風電項目。
與此同時,智能運維作為風電技術創新的重要維度,對于海況復雜的海上風電同樣重要。會上,明陽智能海上工程部副總監李德水分享了《海上風電智慧運維新模式》的主題演講,向與會嘉賓剖析了海上風電運維存在的關鍵挑戰和明陽智能解決方案。海上風電的水文條件惡劣、臺風頻發,對海上風電運維提出挑戰。對此,明陽智能打造了海上風電智能運維規劃系統、基于大數據平臺的故障預警模型、離線故障預警模型、健康度管理平臺等智慧運維新模式,可為客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定制化整體解決方案與智慧運營服務。
明陽三十年來堅持核心技術自主研發不動搖、向海圖強,研發適用于深水區的漂浮式基礎、創新型浮式風機島,引領深遠海風電和海洋經濟立體融合開發,并將持續打造風光儲氫矩陣式全產業鏈高端裝備集群和整體解決方案,助力中國“雙碳”目標實現,推動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