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歐洲最大海上風電物流運輸港口丹麥埃斯比約港宣布,獲得10億美元融資用于擴建港口配套基礎設施,以滿足海上風電發展需求。全球海上風電開發熱潮下,各國港口變得更加忙碌,為保障海上風電建設物流運輸需求,多國掀起了海上風電港口擴建熱潮。
擬大幅提高風電生產、配套能力
根據埃斯比約港的聲明,其與丹麥勞工基金組織PensionDanmark達成合作協議,后者將提供資金助力港口擴建,其中,8.5億美元的資金將用于港口海上風機生產基地產能的提升,項目預計2027年完成;1億美元左右的資金建設碳捕捉與封存、電能轉換等基礎設施,計劃2028年投運;另外,還將利用約7000萬美元資金推動港口道路交通、鐵路交通等多重模式聯合發展設施建設,加強埃斯比約機場與海陸交通的聯系,這一規劃預計將于2032年實現。其余資金將用于推動綠色燃料發展以及提高物流靈活性。
據了解,埃斯比約港地處歐洲北海區域,是支撐歐洲多國海上風電產業發展的主要基地之一。今年1月,埃斯比約港聯合比利時、荷蘭、德國等國的多個港口簽署伙伴合作協議,希望解決港口容量不足給海上風電擴張帶來的難題,同時共同推動歐洲國家海上風電場建設。
埃斯比約港表示,歐洲海上風電項目建設提速給相關港口帶來巨大壓力,當前,歐洲并沒有足夠的海上風電港口容量用于打造海上風電場,未來各大港口將在維持競爭的同時合作應對行業挑戰。
容量不足成普遍問題
實際上,除了歐洲,全球主要海上風電市場都在積極投建海上風電港口。今年5月,美國加州長灘港也公布了最新的海上風電配套基礎設施建設計劃,提出將支持海上風機的生產制造和組裝運輸,一旦建成將成為美國最大的海上風機配套港口設施。
海上風電港口擴建潮反映出當前港口容量短缺的問題。據了解,海上風電場需要大量空間容納風機零部件、電纜、變電站設施等,還需要支持海上風電場全生命周期內的運維需求。從目前情況來看,海上風電港口配套設施發展遠遠趕不上海上風電裝機增長速度。
英國、法國、比利時、荷蘭、挪威、愛爾蘭、盧森堡、德國,以及丹麥最新簽署的海上風電發展宣言顯示,這9個國家將共同開發北海區域海上風電項目,預計到2030年,海上風電裝機規模將達到1.34億千瓦,到2050年規模將突破3億千瓦。埃斯比約港表示,這一目標所需的港口產能是當前港口擴建目標的2倍以上,這也意味著港口物流運輸容量亟待提升。
愛爾蘭風能協會首席執行官諾埃爾·坎尼夫也曾直言,當前愛爾蘭沒有一個專業港口能夠用來建設海上風電場,現有的成熟港口無法滿足海上風電發展需求?!叭绻麤]有更多港口,愛爾蘭要么會錯失達成2030年氣候目標的機會,要么不得不利用愛爾蘭以外的港口,這將導致愛爾蘭失去一個經濟發展機會?!?/p>
基礎設施升級迫在眉睫
據歐洲風能協會預測,2030年前,歐洲國家至少要投資65億美元用于港口設施建設,才能滿足海上風電發展需求。此前,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發布的報告也指出,由于現存港口和海上風電船舶有限,目前,美國海上風電項目有一半都面臨無法安裝的風險,要達成“2030年裝機量3000萬千瓦”的目標,美國還需要在海上風電港口和船舶方面至少投資60億美元。
盡管港口投資熱潮已經掀起,但在業界看來,要滿足海上風電產業發展需求,不僅需要投資新建或擴建港口,更需要針對海上風電產業鏈的發展動態趨勢,進一步升級。
標普全球大宗商品海上風電分析師安德魯·伯格表示,美國海上風電產業還面臨諸多挑戰,其中,隨著風電機組越來越大,配套的海上風電船舶以及港口都需要加快適應最新趨勢。而時至目前,美國海上風電配套基礎設施并不成熟,對本土海上風電供應鏈發展造成阻礙。
歐洲風能協會建議,從零部件生產到發電,海上風電港口應與海上風電產業鏈各環節積極配合,與產業生態融合,推動可再生能源制氫產業,同時還應作為氫燃料或其他能源載體的調度樞紐,推動其他高碳排放領域降碳,更需要服務當地,更廣泛地推動社會綠色低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