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產業鏈的延伸及業績增長需求,越來越多的整機商進入了光伏、儲能、制氫、化工等領域。
日前,上海電氣集團恒羲光伏科技 (南通) 有限公司與寧波興最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并簽訂首批光伏組件供貨訂單合同。上海電氣恒羲光伏自今年5月下旬成立后迅速取得組件銷售首單突破,也是上海電氣首款光伏組件產品進入新能源市場,標志著在光伏領域的產品和服務能力獲得客戶充分認可。
上個月,內蒙古扎魯特旗發改委就遠景通遼風光制氫氨醇一體化項目發布《項目備案告知書》,遠景投建30萬NminkMacSystemFont,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Microsoft YaHei", Arial, sans-serif; letter-spacing: 0.578px; text-align: justify; text-wrap: wrap;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3/h制氫裝置的風光制氫項目獲備案。該項目位于通遼市扎魯特旗魯北產業園,由遠景綠色氣體(通遼)有限公司實施,項目總投資98.4億元,計劃建設起止年限為2024年3月到2028年8月。
記者通過梳理各大整機商發展戰略等信息獲悉,除風電業務外,各大風電整機商也紛紛著手尋找新的經濟增長曲線。目前,多家頭部整機商已入局光伏、儲能、氫能等賽道。
金風科技
今年上半年,隨著位于新疆、內蒙、青海、廣西、云南、巴西、阿聯酋等地的多個風電項目機組的成功吊裝,金風科技成為中國第一家總裝機總容量突破1億干瓦的風電整機商。穩坐風電整機龍頭的金風科技在風電產業穩步發展的同時,也悄悄在儲能和氫能領域蓄力。
自2012年起,金風科技已在儲能領域開展了十年布局和探索。2022年,金風零碳的儲能產品出貨量超1GWh,同比增長700%。
今年4月,金風科技在投資者平臺表示,公司積極關注儲能技術和市場發展動態,現階段主要聚焦于負荷側能源綜合服務業務的能力培育和市場拓展,處于業務成長初期。
記者獲悉,2023年,金風科技先后在武漢、江西、江蘇、河北成立4家子公司開展儲能技術服務和電池制造等相關業務。
金風零碳智慧儲能事業部總監宋萬廣表示,當前金風“構網型儲能”在海外市場的弱網場景正在進行實踐驗證。同時,金風零碳依托金風科技在全國的運維網絡,擁有三級備件資源,可實現儲能常用備件24小時到貨,儲能系統可利用率高達99.9%。金風零碳打造了同時面向電網和場站業主的“高安全、懂電網、慧交易、增價值”儲能價值解決方案,目前已覆蓋儲能系統集成、BMS、PCS、EMS和儲能大數據平臺,以及云邊端全鏈路的自主化儲能產品領域。
金風零碳表示,未來將在現有成功實踐的基礎上,持續推進儲能技術研究,優化迭代儲能解決方案,以“三電服務”為中心,高效滿足儲能市場需求,助推儲能行業高質量發展。
在氫能領域,2022年以來,金風科技積極與相關地方合作推進氫能項目布局并成功落地,與吉林省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黑龍江省首批風電制氫示范項目勃利縣20萬千瓦風電制氫聯合運行示范項目開工、與內蒙古興安盟扎賚特旗簽訂200萬千瓦風電制氫制甲醇項目。今年4月,金風科技與內蒙古簽訂2GW風電制氫制甲醇項目,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綠色甲醇項目。8月22日,金風科技與億華通就風氫一體化產業發展事宜簽訂合作協議,合作覆蓋科技研發、產業和新能源項目合作。雙方表示將打造國家級風氫一體化產業全鏈條綜合示范。
遠景能源
作為一家綠色科技企業,遠景科技集團充分發揮在新能源領域的研發優勢,加快推進智能風電、光伏和儲能新能源技術的生產和應用,助力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新能源體系。
遠景早在2014年便投資了光伏電站的第三方監控管理平臺阿波羅光伏云平臺。其后,又與道達爾能源在2019年合資成立道達爾遠景,專注在中國分布式光伏領域和儲能領域投資,目前已完成接近500MW分布式光伏項目體量。
2019年,遠景收購日產旗下電池公司AESC,成立遠景動力,之后就通過遠景動力開始加大在儲能電池領域的技術、智造、產能等部署。2021年,遠景動力率先在行業推出305Ah電力儲能專用電芯,并實現量產交付;今年4月7日,遠景動力對外發布全新一代315Ah儲能電芯產品。
2022年以來,遠景投資百億建設鄂爾多斯動力電池工廠;遠景科技計劃在湖北投資480億元建設動力電池工廠等新能源項目;今年3月,中標“內蒙古能源集團化德1000MW風光儲項目”及“內蒙古能源集團四子王旗100萬千瓦風儲項目”。在2022年儲能出貨量排名前十的系統集成商中,遠景能源位列國內市場第五;全球范圍第七。
遠景同樣將業務延伸至氫能領域。2022年4月,遠景零碳技術(赤峰)有限公司152萬噸/年零碳氫氨項目獲批;今年3月,遠景能源聯合投建了赤峰市能源物聯網零碳氫氨一體化示范項目,其制氫能力24200噸/年,同月此項目獲批;8月,遠景通遼風光制氫氨醇一體化項目獲準備案。
企查查信息顯示,今年4月,遠景能源注冊成立遠景綠色氣體(興安盟)有限公司,經營范圍包括新興能源技術研發、儲能技術服務等。6月20日,扎賚特旗召開遠景科技200萬千瓦風電開發及制氫合成氨項目推進會,遠景項目已完成盟開發區制氫合成氨工廠選址和收資工作,在扎賚特旗注冊成立遠景綠色氣體(興安盟)有限公司,正在編制可研和實施方案。
明陽智能
明陽智能2021年進入光伏領域后動作較大。2021年5月,明陽智能自籌資金30億元,建設了年產5GW異質結電池和組件項目,成為光伏行業之外最大的異質結產能規劃。
2022年,明陽智能先后成立兩家子公司。經營范圍均涵蓋光伏設備及元器件制造、光伏設備及元器件銷售、太陽能發電技術服務、光伏發電設備租賃、新興能源技術研發、儲能技術服務等。
今年1月,明陽智能5GW高效異質結光伏電池一期項目和2GW高效異質結組件項目分別在鹽城和韶關實現“雙下線、雙投產”。截至今年8月,明陽智能已建成鹽城和韶關兩大生產基地,具備5GW高效異質結電池+組件產能,2024年將實現的N型規劃產能為30GW。
“目前一期正進入持續爬坡階段,產能、良品率都在不斷提升。”明陽鹽城基地負責人趙忠奎表示,鹽城基地是鹽城唯一采用異質結工藝的光伏電池生產企業。異質結電池顛覆傳統的電池結構,具有轉換效率高、制造工藝流程短、溫度系數低、無光致衰減和電位衰減、可雙面發電等優勢。
明陽智能的儲能業務主要包括三方面,合作儲能巨頭、加碼儲能公司和推進儲能項目落地。
明陽智能2022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明陽智能儲能系統出貨達到1087MWh,出貨量位居“儲能領跑者聯盟”統計的國內儲能系統集成(不含戶儲)行業第九名。
2021年4月,明陽智能與寧德時代在儲能領域達成了合作,具體是儲能在可再生能源發電領域的應用、風光儲一體化和源網荷儲一體化三方面。
2022年2月,明陽智能出資1.9億元,投資海基新能源,成為其第三大股東。海基新能源成立于2016年4月,是一家致力于儲能鋰離子電池、電池組及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新能源解決方案供應商。
2022年9月,明陽儲能第一個“火、風、光、儲、制、研”一體化示范項目工程正式投入并網運行。2023年5月,國潤儲能與明陽智能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就未來在儲能市場合作開發、儲能項目建設、產品研發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
關于氫能,2022年8月,明陽智能在廣東陽江啟動了全國首個“海上風電+海洋牧場+海水制氫”融合項目。除了布局制氫項目,明陽智能還布局了制氫裝備,其研發的堿性水電解制氫裝備,其單槽產氫規模可達1500-2500Nm?/h,為當時單體產氫能力全球最大的電解槽。
明陽智能曾在互動平臺表示:“會積極完善自身風、光、儲、氫一體化布局”。
運達股份
2022年9月底,運達股份與華潤聯合成立光伏公司,經營范圍包括發電業務、輸電業務、供(配)電業務;太陽能發電技術服務等。標志運達股份正式進軍光伏領域。
今年,運達股份金華吉捷新能源有限公司2.772MWp分布式光伏發電(浙中糧油)項目在浙江金華成功并網。同年,由中國巨石、運達股份間接共同持股的巨石新能源(淮安)有限公司成立,經營范圍包括太陽能發電技術服務;儲能技術服務等。
2022年10月,運達股份在互動平臺表示,已構建儲能系統的現場勘察和方案配置、集成設計等技術能力,完成了酒泉馬鬃山150MW風電項目、山東禹城葦河二期50MW風電項目等項目的風電配套儲能項目設計。下一階段公司將由儲能系統集成向關鍵部件開發拓展,逐步形成關鍵技術的核心競爭力。
運達股份溫州洞頭高端儲能裝備制造與示范應用一體化項目總投資約10.8億元,主要建設高端儲能裝備制造項目和獨立儲能電站,涵蓋pack集成、儲能電池集成產業及示范應用項目等。據悉,該項目是運達股份打造的首個儲能產業基地,是運達股份在儲能領域實現的重要突破,也是其邁向“碳中和”產業布局新臺階的關鍵一步。
運達股份的氫能業務主要以EPC總承包為主,曾參建設了國內首個綠電制氫項目河北鴻蒙張家口風電光伏發電綜合利用(制氫)示范項目。
三一集團
三一集團在2022年實質性跨界光伏。2022年2月,三一集團發布14條光伏設備招標公告,設備類型涵蓋單晶爐、切片機、絲網印刷設備等。從招標項目來看,三一集團此次招標的設備將應用于三一光伏項目單晶試制線、三一光伏TOPCon光伏電池試制線項目。此舉被視為其正式進軍單晶硅片領域的重要一步。
2022年11月,由三一硅能生產的首根單晶硅棒在三一株洲能源產業園出爐,該項目正式進入投產運營階段。次月光伏組件產品的下線,標志著三一硅能打通光伏全產業鏈,具備了從拉晶、切片、電池到組件的自主研發與生產能力,也宣告三一正式進入光伏產業垂直一體化陣營。
截至目前,三一集團是在光伏產業鏈布局最廣的跨界企業,覆蓋除多晶硅料以外的全環節。
三一硅能副總經理張淳接受行業媒體采訪時表示,今年將在中試線基礎上完成5-10GW的全產業鏈布局,計劃三年完成50GW的全產業鏈布局,其中國內產能20GW、海外產能30GW。
在儲能領域,三一集團在2022年8月成立三一鋰能,經營范圍包括電池零配件生產;電池制造;電池銷售;蓄電池租賃;儲能技術服務等。今年2月,又成立郴州安勝儲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經營范圍包含儲能技術服務等。
在氫能領域,2022年8月成立三一氫能科技有限公司,經營范圍包括新興能源技術研發;站用加氫及儲氫設施銷售等。今年以來,三一重能內蒙古綠氫項目獲批復;與德令哈市簽訂協議,擬在德令哈市投資建設風光氫儲氨一體化示范項目;三一氫能與廣泰氫能簽訂協議,將在上海修建首座2000KG級加氫站,這是三一加氫站整體解決方案的首次商業化落地。
中車株洲所、山東中車
中車集團進入儲能領域較早。中車株洲所有20余年動力電池應用經驗,掌握PACK及系統成組、"主被動"安全技術、"高效”熱管理等十大核心技術,具備電池系統、PCS、EMS系統全產業鏈,可提供電芯到PACK、集中式大容量儲能到分布式小容量儲能的多種定制化解決方案。近日,中車株洲所發布了全新一代5.X液冷儲能系統產品,可謂是動作頻頻。
值得注意的是,中車株洲所2022年儲能系統集成出貨總量3GWh,國內排名第二,交付項目廣受業主好評。
2022年12月并網發電的大唐龍感湖100MW/200MWh儲能示范項目,站內包括儲能變流器、協調控制系統、能量管理系統在內的核心儲能單元,均由中車株洲所提供;選址落戶石峰區清水塘高端制造產業區的株洲中車雙碳產業園項目,將布局儲能、新能源電驅、新型工業變流器、電磁和機電制造等產業。
據了解,今年4月簽約的中車“零碳”智能裝備產業基地項目由年產2GW/4GWh儲能系統、年產2GW光伏逆變器、配套輸變電及自動化產品線三個項目構成。
同屬中車集團旗下的山東中車也同樣在儲能領域尋找第二經濟增長點。
2021年,中車四方所在山東淄博建設的首個“光伏+儲能”一體化示范項目并網發電,項目采用中車四方所研發的集裝箱式儲能系統,提高了“綠電”的使用率。
記者獲悉,目前山東中車擁有四大儲能基地。成都儲能生產基地主要生產LTO儲能電池模組、LFP儲能電池模組和集成式儲能系統等產品;長沙儲能生產基地主要生產LFP電池、NMC電池和儲能系統等產品;蘇州儲能生產基地主要生產鈦酸鋰儲能電池、高溫鈉硫電池和集成式儲能系統等產品;天津儲能生產基地主要生產鈦酸鋰儲能電池和儲能系統等產品。
上海電氣
上海電氣作為國內最大的綜合性裝備制造企業之一,上海電氣產業涵蓋能源裝備、工業裝備、集成服務3大產業板塊,為國民經濟各行各業提供各種重大技術裝備。在光伏領域,上海電氣積極進入異質結光伏產業,通過高效異質結電池及組件產能布局和技術研發,致力于掌握N型新一代光伏核心技術,推動綠電零碳產業落地,依托能源和工業裝備領域的綜合實力,持續打造“光伏+”與新能源應用場景一體化解決方案。
今年上半年,上海電氣在英國、日本等海外市場承接的多個光伏項目成功并網。在光熱技術領域,上海電氣承接的迪拜光伏光熱電站工程項目是全球裝機容量最大、技術標準最高的光熱光伏發電綜合體項目,該項目具備最大熔鹽儲備熱量,可實現24小時連續發電,通過該項目,上海電氣提供了大規模、長時間、低成本的調節性電源示范案例。
今年6月,上海電氣集團恒羲光伏科技(南通)有限公司落地海門成立,上海電氣全資子公司上海恒羲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與南通市海門區人民政府簽署了產業投資協議,并舉辦了南通子公司成立儀式。隨著上海電氣光伏產業在海門區落地,將形成光伏產業集群,推動新能源協同發展,助力南通新能源產業能級實現新提升。產業一期規劃4.8GW高效異質結電池及組件產能,先期一階段1.2GW產能落地南通海門。
上海電氣的儲能業務發展也十分迅速。
2019年7月,由電氣風電分布式公司承辦并實施的車庫車樁儲能項目、江菱機電儲能項目同時順利通過驗收;同年12月,上海電氣(安徽)儲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致力于為客戶提供綠色、經濟、高效的儲能裝備及綜合能源解決方案,擁有電堆及系統集成的核心自主知識產權。
2020年9月,電氣風電南通儲能工廠投產,一期項目年產能為5 GWh,產品為磷酸鐵鋰儲能電芯及系統。
關于空氣儲能,電氣風電曾為壓縮空氣儲能領域唯一的國家示范工程——江蘇金壇鹽穴壓縮空氣儲能項目提供配套壓縮機組電機,該項目一期工程發電裝機60MW,儲能容量300MW。
2023年1月,電氣風電儲能公司簽約安巢經開區,建設1GWh儲能液流電池生產線,主要從事儲能液流電池生產及儲能系統解決方案提供。8月23日,電氣風電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套300MW級壓縮空氣儲能系列化大容量電機下線,產品主要技術指標達到同類產品國際先進水平,對推動國家壓縮空氣儲能行業進展具有重大意義。
東方電氣
在光伏發電領域,東方電氣官網披露,目前具備從全過程開發和管理能力,擁有甘肅酒泉、寧夏石嘴山、天津福耀等大型光伏EPC項目及四川阿壩小型風光儲等工程項目業績。
今年3月,東方電氣與杭州市政府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在杭州投資建設光伏全球總部。4月,東方電氣成立全資子公司,經營范圍包含光伏設備及元器件制造與銷售等。
東方電氣的儲能技術主要包括超級電容器、電池儲能、壓縮空氣儲能和水泥儲能等多種形式。
東方電氣酒泉東洞灘10MWh鋰電池儲能系統于2021年9月成功并網投運,是甘肅省首個電源側儲能新能源并網示范項目。
2022年以來,東方電氣發布了自主研發、建設的儲能及綜合能源系統;承擔的寧夏鹽池光伏配套24MWh鋰電池儲能項目具備并網投運條件。東方電氣依托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能源局專項進行綜合能源系統關鍵技術的研發,開展了酒泉50MW光儲氫綜合能源系統、杭州工業園區MW級風光儲微電網系統、大型工業園區智慧能源動力管理系統等項目應用。多項儲能項目的投運標志著東方電氣已形成包含定制化儲能系統設計、系統集成、工程實施及運營維護的儲能系統一體化解決方案。
關于制氫,2022年東方電氣成功研制50標方PEM電解槽及制氫系統,東方鍋爐中標首個光伏氫能綜合開發項目。儲氫和運氫方面,2020年自主研發的四川首套加氫站用高壓儲氫容器制造完工,2022年參建的國內首個管道輸氫母子加氫站投運。
東方電氣自2010年開始啟動燃料電池研發工作,發力氫能燃料電池"全產業鏈"。旗下東方氫能已開發出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燃料電池膜電極、高功率密度電 堆及測試設備;旗下東方鍋爐致力于加氫站系統集成、儲氫罐生產制造、氫燃料電池供能系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