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購礦產資源的品種與儲量均無法確定的情況下華電能源 分紅,華電能源即支付2800萬的“資源預付款”。業(yè)內人士表示,如此慷慨做法“令人費解”。
華電能源昨日公告,公司于2011年9月23日與自然人徐鐵志簽訂《股權轉讓協(xié)議書》,收購徐鐵志擁有的富達公司51%股權,收購股權價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款為506萬元,資源預付款為2800萬元,合計支付3306萬元。
據(jù)介紹,富達公司成立于2007年2月13日,注冊資本5000萬元,實收資本1000萬元,公司現(xiàn)有兩名自然人股東徐鐵志與陳策分別持股90%及10%。本次收購完成后,華電能源將持有富達公司51%股權,其他股東持有49%股權。此次股權轉讓的交易價格是基于經資產評估機構評估后的凈資產價值,以2011年8月31日為評估基準日,采用成本法評估后的富達公司總資產為1092萬元吊車出租,凈資產價值為991萬元。
據(jù)華電能源介紹,此次交易主要是看中富達公司手中的兩處鋁土礦的探礦權。資料顯示,富達公司在經營投資過程中取得黑龍江省七臺河市北興農場二連鋁土礦A1及黑龍江省七臺河市八五農場林場鋁土礦A2兩塊礦產資源勘探權,并于2009年4月在國土資源部辦理了礦產資源勘查許可證,目前上述兩塊勘探區(qū)正在勘探中。
按照雙方約定,鑒于目前A1、A2兩塊礦產資源的礦產品種與儲量無法確定,華電能源將支付2800萬元做為資源預付款項,其中向徐鐵志支付2500萬元,向富達公司單方注資300萬元,用于兩塊礦產資源的普查。不過,該預付款需徐鐵志提供相應資產進行質押。
對于這種為未探明礦產預付大額款項的做法,中鐵資源的一位內部人士表示難以理解,“其實預付款的做法也不是沒有,不過要看到哪個階段,像這種在普查都沒有做的情況下就預付款的沒有碰到過。從我們的情況來看,目前商業(yè)勘探項目都沒有付款,并購項目都已有采礦權也沒付,付費比較多的情況是做完了詳查,有非常明確資源儲量以后。”
而據(jù)該轉讓協(xié)議,A1、A2兩礦產資源普查結束后吊車,由富達公司委托評估機構對其進行估值,隨后將區(qū)分自行開發(fā)和轉讓兩種情況,由公司按約定的方式向徐鐵志或其指定方付款,同時扣減2500萬預付款。
“現(xiàn)在國內不少項目即使做完了普查也不需要付費,甚至有一些是零對價控股,只需要付后期的勘察費用,比如對方前期投了幾百到幾千萬,但后面沒錢了華電能源 分紅,我們負責繼續(xù)投錢,但前提是零對價或者很低對價拿到礦權的控股股份,探明了儲量再按照約定方式分成。”在該人士看來,華電能源此次交易支出逾3300萬卻連基本的儲量和品種都尚未見到,實在算不上是一筆“好買賣”。
此外,雖然華電能源稱此次收購鋁土礦旨在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不過,鑒于鋁土礦資源在國內并不稀缺,分析人士稱現(xiàn)在這樣的礦產資源難以賣到什么好價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