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活不難,但去年疫情反復,稍微一穩定,工地就著急開工,甲方唯一的要求就是設備立即進場。當時馬俊華手頭沒有12噸,如果重新從廠家發貨,時間上顯然來不及。
但就是這么剛剛好,此時晉城正好有一臺12噸插電起重機的樣機,簡單了解之后,馬俊華便帶著這臺設備進了場。
這臺設備和馬俊華“結緣”后,因為沒有合適的場景,一直都是用油作業。直到2023年7月,在山西高平馬村鎮某煤場,參與鋼筋、輔料的吊裝工作時,才發揮出真正的實力。
馬俊華介紹:“現在行情大不如前,能接到活就已經很不容易,臺班費也有所壓縮,有時候自己還要承擔油費,基本上掙不到錢。因為價格不太理想,接這個活我也猶豫了很久。”
“但我想到,這臺12噸不是可以用電嗎?用電至少可以把油費省下來。我粗略算了一筆賬,例如正常的臺班費是100,刨去油費我能賺60,現在臺班費壓縮到80,刨去油費我只賺40,但現在換成用電,臺班費80,用電只需要10,我還賺70,比之前還多。”
于是,他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和甲方溝通現場是否可以接電。沒想到,這個提議和甲方一拍即合。馬俊華說:“現在工地都追求環保,新能源設備非常受歡迎。”
設備順利接電后,屹立在圍擋中央,不停地運送鋼筋、輔料。操作手張師傅說:“接電后我也不用擔心用油了,這么熱的天氣空調想開就開,噪音小了很多,干活也舒服順當了。”
在用電作業的20天內,這臺12噸插電起重機用電超過了500度。這臺設備的使用表現打破了馬俊華的固有認知,為設備經營開辟出了新方向。他說:“當我們比別人多一個可選項的時候,就會多一條路,多一條路就是多一份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