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2022年至今,中國工程機械產業電動化設備翻番增長,尤其是輪式工程機械領域,更是成為新能源產品的發力重點。在熱度空前的“綠色化”需求下,徐工有著充足的技術儲備、產品轉化、市場供應和服務支持實力。
從2020年上海寶馬展全球首款混動起重機XCT25PHEV隆重亮相,到徐工混動、插電起重機陸續上市,再到設備批量投入各個領域實際應用。徐工起重機械在新能源賽道上,以產品、技術持續引領全球潮流,在品牌影響力、口碑提升方面不斷突破向上。
新能源“頭牌”,定義綠色標桿
作為一家以技術見長的企業,過去半個世紀,徐工起重機械始終引領著中國甚至全球起重機技術發展。從K系列、到G一代、再到全新5系列,以及全球首發的混動起重機,徐工起重機械不僅在傳統燃油設備領域優勢不減,在新能源產品方向也頗有建樹。
早在2015年,徐工就啟動國內首套新能源(混動)起重機科研項目,依托世界前沿、行業首創的輪式起重機產品技術平臺,深度開發油電雙引擎驅動混合動力技術,形成電池-變速箱-發動機動力總成的國家專利技術,打造綠色工程起重機原創技術策源地。
“面對產業巨變,徐工起重機械希望通過一系列產品和技術創新,滿足新時代、新趨勢下的新需求。尤其要在綠色化方面,不斷創新產品和服務,把握時代機遇,在未來競爭中,持續領先。”對此,徐工機械副總裁、起重機械事業部總經理孫建忠在不同場合表示。
越來越多混合動力起重機推出,徐工起重機械的新能源戰略升級漸入佳境,一個個新的業界產品標桿,應勢而起,頗具代表性的產品便是全球首款可以上“綠牌”的混合動力起重機——徐工XCT25PHEV,不僅繼承了以往燃油車的高品質、高可靠性、高安全等基因,同時更實現了驅動性、節能性上的再度進階。
在被視為新能源產品“硬指標”的續航能力上,XCT25PHEV憑借純電模式轉場80公里,充電1.5小時滿油續航800公里、純電連續作業4小時等硬指標,在用戶購買行為更理性的當下,再度守正出奇,實現了產品價值、用戶價值的精準升級和進化。
硬核實力,直指用戶價值提升
縱觀起重機產業發展史,歷史潮流之中,一款產品能否楊帆遠航,關鍵在于用戶口碑,對此,徐工起重機械早已駕輕就熟,包括新能源起重機在內的每款產品,徐工都先對用戶群體需求進行調研,以確保在技術、安全、設計、續航、使用成本、品質等方面,能夠精準滿足用戶。
作為新能源產品,徐工電動起重機時時刻刻幫用戶捂住錢袋子。以25噸混動機型為例,按10年生命周期、每天工作8小時、每年工作250天計算,徐工產品每年僅是能源費用,就能節省4.78萬元,整個生命周期直接帶來經濟效益47.8萬元。
一個個應用施工場景,更是印證了徐工新能源起重機為用戶創造的價值。在京雄高速施工段,徐工插電起重機更是不斷刷新節油記錄,每天工作10小時,比燃油機型節省300多元油費。節能的同時,吊裝效率和安全性,亦是令人驚訝。
在浙江臺州中鐵的工地上,徐工插電起重機一天完成了300根鋼筋的吊裝。而在連徐高鐵長達300km的路段,亦是順利完成7萬塊3米長、8噸重的軌道板吊裝,保持“0事故”記錄,優異的表現幫助徐工起重機用戶,獲得施工方30萬的獎勵金。
隨著新能源產品需求不斷釋放,徐工主動識變、求變、應變,堅守工程機械主業,堅定不移恪守“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國際化”發展方向,徐工起重機械綠色產品接連在油田、機場、交通建設、能源建設、市政建設中積累良好口碑。未來,徐工將持續推進綠色設計、綠色產品、綠色制造、綠色施工,加快突破新能源、電動化等關鍵技術,力圖為產業鏈綠色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