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吊車,寧波市第一個風力發電項目——慈溪風電場示范工程項目開工了。專家表示,如果將浙江的風能、潮汐能都開發利用起來發電,相當于建了十多個新安江水電站吊車公司,浙江也不用從外省“買電”了。
慈溪風電場示范工程項目總投資約5億元,位于杭州灣南岸慈溪市東北面沿海的一塊狹長灘涂上,一期工程擬安裝33臺風力發電機組。
據寧波市經委資源與能源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明年第四季度第一批10臺機組并網發電,2008年初全部安裝完畢并網發電,總裝機容量4.95萬千瓦,年上網電量1億度。
“浙江發展海洋風電、潮汐電可以很好地彌補現有的能源不足。”浙江省政協委員、民盟浙江省委常委、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員許建平說。全省沿海平均潮差為4.29米,在河口港灣地區最大潮差可達七八米,是潮汐能發電的理想選址。“據全國潮汐資源普查資料統計,浙江省可開發的潮汐能裝機容量為880萬千瓦,約占全國總量的40%,可年發電量263億度,相當于12個新安江水電站的年發電量。如能全部加以開發利用,等于每年提供標準煤1000萬噸。”這樣算來,寧波市可以有3個月不用從外地運煤。
據浙江省經貿委和統計局聯合發布的《2005年浙江省能源與利用狀況》(能源白皮書):去年,浙江全省總發電量1456億千瓦時風力發電機組廠商,從外省共調入電量203億千瓦時;電力最大負荷缺口約680萬千瓦。“如果風能、潮汐能都利用起來發電,浙江就不用從外省‘買電’,電力缺口補上了。”專家們一致表示。
“浙江省在大力發展風力發電的同時,也應重視其他海洋能資源,特別是潮汐能的大規模開發利用。而且從單位造價上來看風力發電機組廠商,建潮汐能發電廠比風電廠成本更低,大約僅是它的三分之一。”許建平研究員這樣建議。(王維龍)
2006年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