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上海振華重工(南通)傳動公司(簡稱南通振華傳動)研制的國內首套風電運維母船補償棧橋發運,經長江船運前往上海振華重工啟東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振華啟東海工),近期將開始風電運維母船上的安裝作業。
伸縮式運動補償棧橋是風電運維船核心配套件,產品技術長期被國外壟斷,目前僅國外個別廠家具備制造能力,是我國海工裝備卡脖子項目。上海電氣60人風電運維母船25米棧橋為國內首創,振華重工研制,入級DNV船級社。補償棧橋主要卡脖子難點在于如何在海上3.5米以下的風浪中保持棧橋通道平穩、人員通行安全。公司研制的產品采用了“超級算法”,能在最高3.5米風浪中反向補償船舶運動,來保持棧橋通道的相對穩定,保證通往“海上風車”的安全。為確保海上運維效果,公司技術人員還創造性研發了六自由度試驗平臺,驗證模擬海上風浪工況下,棧橋補償算法的可靠性。
補償棧橋由基座、鋼塔、桁架式伸縮橋、走道平臺、司機室、液壓系統和電氣系統等組成。項目2023年2月完成機械部分總裝,4月上旬完成電氣、液壓主體布置,8月下旬調試完成,通過船級社和用戶預驗收。為確保發運中的安全,整個棧橋機械和液壓部分被分拆成伸縮橋、鋼塔、回轉機構等多個模塊發運。
此外,補償棧橋還可廣泛安裝于浮式生產儲油卸油裝置(FPSO)、風電安裝船、風電安裝平臺等各類支持平臺,可隨船航行于無限航區參加相關作業。
據了解,振華啟東海工為上海電氣風電股份有限公司建造兩艘風電運維母船,采用歐洲知名設計公司的基本設計,振華重工負責詳細設計。其中一艘風電運維母船上安裝了振華重工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內首個波浪補償棧橋。
兩艘風電運維母船根據外出作業可搭乘人數分為100人和60人。一艘風電運維母船船長72.76米,型寬17.5米,設計航速12節,定員60人;另一艘船長93.4米,型寬19米,設計航速12.3節,定員100人。作為國內首個研發制造的風電運維母船項目,兩船均采用柴電電力推進和直流母排配電系統,靠泊及操縱性能優異,可實現風場設備及備件的高效存儲和運輸。兩船還配備直升機平臺、工作艇和登乘平臺,人員運輸及調配效率高。同時還配備可升降波浪運動補償棧橋和折臂式海工起重機,可實現在嚴苛海況下的人員、設備的安全轉運及風場維護作業。
兩船分別計劃于2023年底和2024年初交付,投運后將有效緩解目前中國主流海上交通船窗口期短、無法接續作業、往返次數多、效率低、停機成本高、惡劣海況適應性差、備件運載能力有限等痛點,填補國內海上風電運維領域專用SOV的空白,標志著中國海上風電接軌國際,開啟專業、高效、安全運維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