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30日,由汕頭市人民政府指導,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和全球風能理事會主辦的汕頭國際風電技術創新大會在廣東省汕頭市召開。
會上,廣東省汕頭市委書記溫湛濱致辭表示,汕頭納入廣東省海上風電發展規劃的裝機容量達3535萬千瓦,未來開發潛力將超過6000萬千瓦,相當于3個三峽水電站。目前,全市淺水區300多萬千瓦的海上風電項目均已立項并加快推進,深水區500萬千瓦項目已明確投資方案陸續動工,“十四五”期間將建設海上風電項目800到1000萬千瓦。
大會還重磅發布《風能汕頭宣言》。《風能汕頭宣言》指出,全球風電提速發展是實現氣候目標的客觀需要。根據COP28、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和全球可再生能源聯盟(GRA)聯合發布的報告,要實現《巴黎氣候協定》將全球溫升控制在1.5℃的目標,到2030年全球風電累計裝機容量應不少于35億千瓦。綜合當前發展條件與中國實現雙碳目標的要求,到2030年中國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需要突破10億千瓦。
廣東省汕頭市委書記溫湛濱致辭詳情見下:
百年僑鄉“風”光無限,活力特區“電”力十足。在這秋高氣爽的美好日子,我們相聚在美麗的海濱城市汕頭,隆重召開首屆汕頭國際風電技術創新大會。在此,我謹代表中共汕頭市委、汕頭市人民政府,向出席大會的領導嘉賓、院士專家、企業家朋友表示熱烈的歡迎!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汕頭現代化建設特別是海上風電產業發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汕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廣東省委“1310”具體部署,堅定不移走“工業立市、產業強市”之路,大力發展以海上風電為核心的新能源產業,加快打造國際風電創新港,奮力在新時代經濟特區建設中迎頭趕上。
向海而生,汕頭擁有得天獨厚的金色“風場”
自然資源優異。汕頭海岸線長396公里,可利用海域面積1.05萬平方公里,處于赤道低氣壓帶和副熱帶高氣壓帶之間,季風性氣候特征明顯,海上年平均風速9-10米/秒,年等效利用小時數將近4000小時。離岸150-170公里范圍內水深基本不超過50米,海床穩定,普遍適應風機單樁基礎,工程成本較低。遼闊的海域面積,富集的風能資源,優異的開發條件,使汕頭成為全球最具開發價值的海上風場之一。
重大政策疊加。《“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將粵東列為全國重點建設的五大海上風電基地之一,汕頭是其核心區。廣東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2023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支持汕頭國際風電創新港建設”。汕頭納入廣東省海上風電發展規劃的裝機容量達3535萬千瓦,未來開發潛力將超過6000萬千瓦,相當于3個三峽水電站。目前,全市淺水區300多萬千瓦的海上風電項目均已立項并加快推進,深水區500萬千瓦項目已明確投資方案陸續動工,“十四五”期間將建設海上風電項目800到1000萬千瓦。
區位條件便利。汕頭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門戶,擁有天然良港汕頭港,屬國家一類口岸,與世界57個國家和地區的268個港口均有貨運往來,特別是相對于國內其他沿海城市,通往歐洲、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航程較短。同時,我們規劃布局3個水工結構達10萬噸級的風電專用碼頭,有效滿足風電重型設備運輸、施工、運維等需要,輻射范圍覆蓋我國東南沿海大部分地區和東南亞地區,成為國內建設風電裝備和服務出口基地的首選地。
高光聚焦,汕頭將引領能源革命的綠色“風向”
近年來,汕頭以國際風電創新港建設為牽引,加快構建“1+3+3”海上風電生態體系,打造集施工建設、運維和出口為一體的海上風電母港,建設高端裝備制造基地、新產品新技術試驗示范應用基地、政策先行示范基地,創建技術創新中心、檢驗認證中心、人才教育培訓中心,統籌推進海上風電產業高質量發展。
聚鏈成群形成“新態勢”。我們規劃超6000畝海上風電裝備制造產業園,吸引了大批海上風電整機生產和關鍵核心部件龍頭企業,特別是引進洛陽軸承和德力佳齒輪箱,成為我國東部沿海唯一一個落戶齒輪箱和軸承的風電產業園區。我們即將建成全球首個集研發設計一體化、工藝流程一體化、生產交付一體化、檢測認證一體化的高端裝備制造基地,可實現20兆瓦級風電機組整機與核心大部件同步開發、集中生產、就近檢測、零庫存管理,代表了全球海上風電行業最高制造水平。
科技創新勃發“新活力”。我們前瞻布局技術創新中心,重點建設全球最大的40兆瓦級風電機組電氣及動力學六自由度實驗平臺,其地位相當于航空航天領域的“風洞”和物理學領域的“對撞機”。檢驗認證中心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大兆瓦級臨海風電試驗基地一期工程建成投產,可為最大24兆瓦風機提供認證檢測,這是全球單機測試容量最大的陸上試驗基地。我們還大力推進海上風電集中送出工程建設,打造國內首個深遠海柔性直流輸電工程,在海上風電創新技術應用上走在前列。
育才引智匯聚“新動能”。我們高規格建設全球最大、功能最全的海上風電職業培訓中心,開展專業級海上風電建設與運維人才技能培訓,培訓課程滿足全球風能組織(GWO)、海洋油氣(OPITO)、海事船員和海事交通安全培訓標準,一學多證、全球通用。同時,我們連續舉辦南澳科學會議、海上風電船舶前沿技術研討會等高端會議,發揮汕頭大學、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精細化工廣東省實驗室等優勢,為海上風電技術研發和人才培養提供強力支撐。
國際合作呈現“新氣象”。我們充分發揮僑鄉優勢,積極聯系廣大海外潮商,赴泰國、印尼、新加坡等國家舉辦多場經貿合作交流會,為海外企業提供海上風電開發運營咨詢方案,助力金風科技等企業開拓泰國風電市場,打通汕頭風電產品和服務“走出去”的重要渠道。今天,更是有來自英國、荷蘭、挪威、新加坡、東盟等近20個國家和地區的朋友來到大會會場,與我們共同開啟汕頭海上風電走向國際市場的新紀元。
潮平浪闊催人進,追風逐電再出發!我們堅信,有各位領導、各位嘉賓的大力支持和共同推動,汕頭必將成為服務全國、輻射東南亞、面向全世界的國際海上風電產業根據地和創新策源地。熱忱歡迎全球風能企業和專家人才攜手汕頭,共享發展機遇,共創美好未來。我們將以優質的服務、高效的行動、創新的思維,為大家在汕頭發展提供最大的支持、塑造最優的生態。
最后,預祝本次大會取得圓滿成功!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