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中國電建集團重大海洋科研裝備發布會暨中南院520海上勘測試驗平臺交付儀式在山東青島隆重舉行,禮贊中南院建院75周年。
山東省能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岳建如,中國電建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劉源,中國船級社海工處處長鄭南,武漢船用機械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程立兵出席并致辭。
山東省能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岳建如表示,“中南院520”平臺創造了同類平臺船體最大、適應水深最深、數智化程度最高、集成功能最全等多項紀錄,既是深遠海風電勘測利器,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國之重器”。平臺投運后將在海洋工程勘測、海底地質調查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有力推動山東乃至全國海上風電挺進深藍。
中國電建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劉源在致辭中對中南院520海上勘測試驗平臺的交付使用表示熱烈祝賀。他表示,中南院520海上勘測試驗平臺各項工程技術指標處于行業領先水平,是中國電建利用“海川”專項基金,扶持子企業發展海洋能力的成功范例,是中國電建與行業各界精誠合作的上乘之作,是中國電建加快培育、打造海洋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實踐。
中南院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周峰代表中南院對出席儀式的領導和來賓表示熱烈的歡迎。他指出,在中南院建院75周年的特殊日子里,520海上勘測試驗平臺的交付使用,開啟了中南院向海圖強的新征程。作為電建湘軍和海上新能源建設排頭兵,中南院將利用好、維護好、發展好這個重要的海洋科研利器,為助推海洋資源開發,助力海洋工程建設,建設“海洋強國”貢獻力量。
520海上勘測試驗平臺是目前國內數智化程度最高、集成功能最全的可移動式75米級水深海上綜合性工程勘測、科研平臺,主要用于海洋工程地質勘探和海洋勘探技術與裝備研究。平臺定制化研發了數字孿生系統、智能能效管理系統、數智勘察系統和智能監控系統,可實現對平臺航行狀態、能效狀態、結構狀態的實時動態監控及危險行為預判,保障船行高效、安全,打造海上勘測領域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電建首席科學家張宗亮,國家卓越工程師、“海牛Ⅱ號”項目首席科學家、“時代楷模”萬步炎,中國電建總工程師、安全總監和孫文,中南院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總工程師潘江洋,中南院黨委委員、總會計師楊光輝,以及來自行政主管單位、高校及新能源行業建設、管理、科研領域的130余名代表應邀出席并共同見證“中南院520”平臺剪彩投運并登船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