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源報-中國能源網 |9月25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我國首臺10MW海上風力發電機組在中國三峽福建海上風電國際產業園——東方電氣風電有限公司福建生產基地順利下線。據了解,該機組是目前全亞洲功率等級最大、葉片最長的抗臺風型海上風力發電機組。
福建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張志南,福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尤猛軍,福建省政府副秘書長尤思德,福建省發改委副主任、省重點辦主任許碧瑞吊車,福建省工信廳副廳長陳傳芳,福清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帆,中國三峽集團總經理王琳,中國東方電氣集團總經理俞培根等人出席了下線儀式。在儀式上,隨著倒計時的結束,白色的龐然大物徐徐轉動,標志著東方電氣10MW海上風力發電機組研制成功,中國風力發電設備正式邁入萬千瓦級。
(東方電氣10MW海上風電機組下線儀式現場)
(東方電氣10MW海上風電機組)
據了解,該10MW海上風力發電機組由中國東方電氣集團和中國三峽集團聯合開發,是針對中國福建、廣東等海域I類風區設計的具備超強抗臺風能力的海上風力發電機組,單機容量10MW,葉輪直徑185米,在年平均10米/秒的風速條件下,一臺機組每年可以輸送出4000萬度清潔電能,可以減少燃煤消耗13000噸,二氧化碳排放35000噸。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組,東方電氣10MW海上風力發電機組采用先進的傳動鏈結構形式,配備直驅永磁+全功率變頻+雙回路電氣方案,采用冗余設計理念,具備超強抗臺風能力,在確保高可靠性的同時,有效降低海上風電全壽命周期內綜合度電成本。機組安全可靠性高,自研電控系統,平均無故障運行時間(MTBF)達到3000小時以上。機組采用主動抗臺風策略,后備電源方案,可抵御77米/秒臺風;與7—8MW機組相比,可減少機位數量25%—30%,工程造價低;采用直驅技術路線,省去齒輪油、濾芯和發電機碳刷的定期更換,運維時間短。定檢間隔周期由半年提高至1年,定檢工作量更少,發電損失更小,降低了運維成本。
在下線儀式現場還舉辦了2019年新產品發布會,東方風電現場共發布了東方3.2SMW、4.0MW、4.5SMW陸上大功率永磁直驅風力發電機組,以及7.0MW、10MW海上大功率直驅風力發電機組五款新產品。東方風電研發中心主任鄭大周介紹,該五款風機分別為陸上中低風速區域、中高風速區域、海上中低風速區域、海上高風速區域量身定制。通過平臺化設計,用一年余的時間完成這五款單機容量大、等級跨度高的風力發電機組,將有力助推風電行業發展。
東方電氣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組,依托60余年發電設備研制技術積淀,充分發揮在風力發電機組整機設計、發電機、葉片、電控系統等10余年自主研制的技術優勢,一舉攻破多項大型海上風電技術瓶頸,實現技術跨越。海上10MW機組成功研制,是東方電氣風電產業技術創新實現彎道超車、已完全具備大功率海上風力發電機組研發和生產制造能力的重要標志吊車出租,是東方電氣集團引領國內海上風電“無人區”,實現我國大MW級風力發電機組自主品牌歷史性突破的里程碑,進一步推動我國由“風電大國”向“風電強國”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