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風電吊裝設備,南理工機械工程學院和南通潤邦重機有限公司合作承擔的江蘇省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項目——“面向海上風電作業的超大型多功能吊裝裝備的研發及產業化”日前通過驗收。
海上風力發電是世界可再生能源發展領域的熱點,以前我國大型海上風力發電關鍵設備全部依賴進口風電吊裝設備吊車出租,南理工機械工程學院陸寶春教授團隊和南通潤邦重機共同研發,已經成功將這一設備國產化,打破了該行業產品多年來一直依賴進口的現狀,形成了自主知識產權,使得風力發電工程設備投資的成本大大降低。經過3年研發和自主創新,該研發團隊掌握了海上風電工程超大型多功能吊裝裝備的設計、制造關鍵技術,掌握了起吊重量800噸的海上風電作業用超大型多功能吊裝裝備的研發和制造技術。
據介紹,經過3年研發,陸寶春團隊掌握了海上風電工程超大型多功能吊裝裝備的關鍵技術,生產出一套由桅桿、回轉平臺、吊臂等部件組成,具有海洋管樁基礎施工、風電設備吊裝等多種功能的整體裝備。該裝備吊臂全長118m,工作半徑最長可達73.5米,起吊能力最大可達800噸,綜合技術水平處于國內領先。它獨特的桅桿式結構型式,實現了大起重量、大起升高度、大工作跨距的吊裝;整機重量輕、受風面小、穩定性好,抗傾覆能力增強;先進的液壓負載敏感控制技術使系統高效節能,運動更平穩;表面涂裝處理技術解決了海上高溫、高鹽度、高水分環境下設備的防腐問題;大容繩量絞車卷筒設計技術,使絞車提升重量更大、更安全、繞繩更合理,延長了鋼絲繩壽命。
此前,我國專業海上風電吊裝設備完全依賴進口,風電場施工以租借設備為主,安裝成本高成了制約海上風電事業發展的瓶頸之一。該裝備的出現大幅降低了海上風電工程裝備投資成本,使我國在高端海上風電起重裝備領域真正擁有了民族品牌。
據了解,國外同類的產品售價達到幾個億吊車,而該產品的價格只有七八千萬,是國外同類產品的1/3到1/4。
據悉,“海上風電工程起重裝備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成果曾榮獲江蘇省科學技術二等獎,取得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項目成果應用于黃海海上風電施工吊裝、東海大橋風電工程施工等重大項目,新增利稅超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