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些記憶,會被歲月打磨成珍珠,在如歌的年華里熠熠生輝。以風為馬,放飛青春之歌,回首執著探索、砥礪奮進的時光,以及一張張自信樸實的笑臉,那是屬于每一個風能人的光陰故事。
劉璨:用AI賦能風電質量管理
“真正的質量是立足于用戶需要,追求不斷提高用戶滿意程度而形成的。”說起自己在風電中從事的質量管理工作,劉璨的目光炯炯有神。在風電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領域,5年來他從最基礎的工作做起,用AI賦能風電質量管理,成為“大風車”的守護者。
迷茫中奔跑的年輕人
劉璨本科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在校期間學習過《風力發電原理》及相關課程,并參與過風電相關的實習工作,從此對風力發電原理及技術產生了濃厚興趣。2019年7月,他選擇加入了風電龍頭企業之一?遠景能源科技集團。一個新風能人的職業生涯就此開啟。
回首剛入職的那段時光,劉璨感慨良多。那時的他,滿懷激情與期待,帶著無限憧憬,踏入了這個充滿挑戰與機遇的新世界。他幻想著自己將進入一個高端、專業的領域,運用所學知識為公司創造價值。然而,現實給他潑了一盆冷水。堂堂的研究生卻每天與冰冷的機械、煩瑣的電氣線路打交道,干著辛苦而單調的工作。這與他在學校里接觸的理論和科研工作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忙碌了一整天,當夜深人靜時,這位年輕人的內心充滿了迷茫與困惑。“沒有基層工作經驗的沉淀,就算給你位置也挑不動呀。”捫心自問之后,劉璨決心沉下心來,從基礎學起,積累經驗。他開始虛心地向經驗豐富的師傅請教,學習他們分析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待問題解決后,他還會對各種解決辦法進行歸納總結,真正做到融會貫通。在操作時,他認真觀察每個細節,手上的技能更加嫻熟。勤學善思成為劉璨成長的“加速器”,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
漸漸地,他發現那些看似簡單的工作實則蘊含著豐富的技術原理和解決問題的智慧。他開始對風電機組的每個部件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欲,主動鉆研其中的技術原理,思考如何優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與質量。那些冰冷的“鐵疙瘩”瞬間變身為充滿科技感的“變形金剛”。很快,劉璨的表現獲得了師傅和同事們的認可,這更加堅定了他扎根一線的決心。如今,已經走上管理崗位的劉璨,十分感謝“點亮”自己的師傅們,也感謝在迷茫中堅持奔跑的自己。
確立未來的方向
現場的質量管理是確保風電項目順利實施,以及機組長期穩定運行的關鍵環節,也是向每一位客戶交付可靠的產品與服務的基礎。意識到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后,劉璨開始向其他行業的優秀質量管理標準看齊,學習和掌握質量管理的相關知識和技能。戴明、朱蘭、克勞士比等世界質量管理大師的管理理念,ISO9001、六西格瑪管理等管理工具,為劉璨打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我原以為擰螺栓就是扛著扳手出苦力,可實際上要達到軸力目標等工藝要求,需要對工具的選擇、校驗和使用方法,包括調壓、保壓,螺栓的安裝順序等都有非常明確的工業要求。建筑施工的管控點都有明確的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風電行業的不同機型和設備產品,通常來自多個不同廠家,有進口的,有自研的,每個部件的執行要求、管理要求區別都很大,缺乏統一的質量管理抓手。如何通過質量管理,確保最終安裝過程能夠按照標準有序完成?”這些思考帶來的啟發,最終確定了劉璨選擇的方向。
通過參加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標準系統性的培訓與學習,劉璨意識到這套迄今為止最成熟的質量框架體系,在風電場質量管理方面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2022年年初,他開始嘗試將這套體系推廣至現場。從質量策劃、質量控制、質量持續改善,逐步對標遠景能源工程服務與資產管理現場實際工作場景,新建發布質量管理流程文件及配套工具表單40多份,最終創立了一套遠景能源特有的現場質量管理自完結體系。2023年,遠景能源現場質量管理形成了成熟的逐級分片管理,現場質量執行與管理指標提升了20%以上,管理機組的數量也覆蓋到1萬臺。
用AI賦能質量管理
隨著業務的發展,劉璨所負責的現場質量團隊從最初的10人逐步擴充至30人,他們在全國的各個區域開展流動式的質量控制監察與質量培訓賦能活動,一年到頭奔波于各座風電場,記錄質量風控點。然而,從2021年開始,遠景能源管理的風電場容量呈爆發式增長,且從公司手握的訂單容量來看,未來三年有翻倍增長的趨勢。顯然,通過質量控制工程師親自至現場監察的方式,已經不能適應風電行業快速增長的質量管理需求,創新管理模式迫在眉睫。
劉璨聯合公司工藝團隊,以工藝中對品質關鍵點(CTQ)的管控為基礎,開創了適用于現場質量管理的數字化審核方法,通過線上系統批量監察CTQ照片的方式,將審核單座風電場的全量審核時間由原來的4~5天縮短至2天之內,大幅減少了質量管理所需的質量控制工程師數量。他還編制了配套的流程文件與工具清單,并將其推廣至遠景能源工程服務與資產管理中心。
在一次業內的風電交流大會上,劉璨偶然接觸到數字化在風電行業應用的一些創新場景。他開始思考如何將更先進的數字化系統與流程,甚至是當下爆火的AI工具應用至風電場的質量管理中。
經過對其他行業AI應用場景進行深入細致的調研之后,2022年,在公司的支持下,質量管理部門聯合數字化業務部門共同立項,開始探索AI工具在現場質量管理中的應用。2022―2023年,作為質量AI開發項目的項目經理,劉璨扎根一線,不斷開展現場調研,收集與分析現場質量執行數據,搭建AI模型,更新迭代系統算法,在現場實際拍攝與測試AI模型效果等基礎工作。
“讓機器理解人的想法,過程十分煩瑣,需要熟練掌握風電機組生產的所有流程,調用大量的數據,進行復雜的換算,包括抓取不同機型、工具的序列號,校驗報告里所帶的公式等各種信息,打通現場端和技術開發端的連接。”
經過一年多沉浸式的摸索開發和測試應用,劉璨統籌的項目團隊終于成功開發出能夠適用于基于CTQ的遠景能源風電現場質量管理的AI系統,實現了從現場作業移動端拍攝CTQ照片、上傳系統、AI模型自動抓取CTQ照片、AI比對現場執行結果與標準工藝要求一致性、AI預警結果、問題確認、整改跟蹤閉環的整套質量AI應用與管理的自動化流程。目前,遠景能源已經上線可批量應用12個質量合規AI模型,能夠檢查所有指向關鍵質量控制點照片?每年超過40萬張,是否符合標準工藝要求。其中,現場應用非常成熟的質量AI模型還被申請相關專利,典型如“一種基于視覺的電纜溫度異常報警系統”“一種基于視覺的風電螺栓力矩監測方法”“一種識別螺栓扭力力矩的方法”等。
帶領團隊作戰
隨著在風電現場質量管理領域的深耕,劉璨逐漸展現了出色的領導才能和管理能力。他能夠帶領團隊高效地完成各項任務,也可以與其他各個部門溝通協調,確保項目的順利推進。高效的工作得到了公司領導和同事們的高度認可,劉璨逐漸成為現場質量管理領域的核心人物。
對于未來,劉璨充滿了信心和期待。他表示,風電發展充滿機遇和挑戰,只有持續努力學習和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才能為公司甚至行業的發展貢獻更大力量。他希望能夠帶領更多的年輕人加入這個行業,共同推動風電發展。
劉璨說自己是很幸運的。“在遠景能源,他遇見了在質量管理領域非常優秀的領導;多年來,遠景能源的人才培養平臺持續支持著每一位愿意在風電行業深耕并為之奮斗的挑戰者砥礪奮進。”
用自己的努力和才華書寫一段精彩的職業生涯,劉璨為我們展示了一個風電行業新星的成長與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