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網/風電頭條(微信號:wind-2005s)獲悉,7月1日,陜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陜西省農業農村廳發布《關于陜西省千鄉萬村馭風行動工作方案的通知》。
《通知》指出,在充分尊重農民意愿的前提下,以縣為單位,選取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的行政村,在市級初審、省級審核推進的基礎上,建成一批就地就近開發利用的馭風行動風電項目,每個村項目容量不超過20兆瓦,力爭2026年底前全容量建成投產。
在優選投資主體方面,各縣(市、區)政府應重點考慮村集體經濟增收效果和產業帶動作用,綜合投資運營能力,優選1~3家投資主體,負責本縣馭風行動風電項目建設和全生命周期運營維護。鼓勵通過公開招標、競爭性配置等市場化方式確定投資主體。
嚴格項目條件。馭風行動項目以符合用地和環保政策為前提,確保風電開發與鄉村風貌有機結合。應與集中式風電統籌規劃、整體布局,堅決杜絕“化整為零、一哄而上”,合理有序開發,納入陜西省馭風行動的鄉(鎮),原則上2年內不得參與省內保障性并網風電和外送基地項目申報。要嚴格落實就近開發利用要求,充分利用既有變電站和配電系統設施,項目接入電壓等級不得超過35千伏(含110千伏變電站35千伏側),原則上不應對其接入供電區的110千伏及以上現有電網設備容量提出增容需求。
《通知》還指出,各市發展改革(能源)主管部門按照省級確定的建設規模組織馭風行動項目建設,加快項目核準等手續的辦理,落實電網接入,盡快開工建設。馭風行動項目原則上應于2025年12月底前核準開工,2026年12月底前建成投產。如2025年12月底前不能取得核準手續、2026年12月底前不能建成并網,項目自動作廢。
在政策支持方面,依法要素保障。堅持節約集約使用土地,推廣使用節地技術和節地模式。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不涉及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和自然保護地等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農村零散非耕地,依法依規保障項目用地。對不占壓耕地、不改變地表形態、不改變土地用途的用地部分,探索以租賃等方式獲得。
加強并網管理。項目業主可自主選擇“自發自用、余電上網”和“全額上網”兩種模式。電網企業負責制定項目接入保障方案,對馭風行動項目,優先安排接網工程投資計劃,積極開展農網智能化改造升級及配套電網建設,確保與馭風行動項目同步投運,保障相關風電項目“應并盡并”。項目上網電價按照并網當年新能源上網電價政策執行,鼓勵參與市場化交易。
鼓勵依法通過土地使用權入股等方式共享馭風行動項目收益,拓展鄉村能源合作新模式。馭風行動項目以就近就地消納為主,鼓勵與分布式光伏等其他清潔能源形成鄉村多能互補綜合能源系統,推進鄉村綠色用能。
鼓勵銀行等金融服務機構創新投融資方式,按照綠色能源、鄉村振興等優惠政策,在融資、貸款、利率等方面,給予馭風行動項目支持,保障項目融資需求。
另外,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不得以配套產業、變相收取資源費(稅)等名義,增加不合理的非技術投資成本,積極營造公平、公開、公正環境。鼓勵和支持民營企業和民營資本積極參與馭風行動。
建立退出機制。列入工作方案清單的項目,未按期開工建設,市(縣)發展改革(能源)部門督促項目投資主體限期整改,整改期滿仍未按時開工的,由縣級政府依法收回開發權,重新優選投資主體。
文件如下:
來源:陜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