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可再生能源專家技術委員會(REETC)舉辦《陸上風電風資源技術可開發量評估方法》解讀會暨陸上風電開發風資源技術研討會,這是技術委員會針對已發布成果研討應用的第五期技術沙龍。來自設備制造商、開發商、設計院、高校、檢測認證機構近200位專家通過線上及線下參與會議。
《陸上風電風資源技術可開發量評估方法》是可再生能源專家技術委員會于2023年2月成立的技術合作項目,旨在研究編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我國風資源技術可開發量的評估方法,為陸上風電開發遇到的“在哪兒、有多少、怎么樣”問題提供決策依據,并為省級政府主管部門制定資源規劃提供方法支撐。該項目由大唐可再生能源試驗研究院馬雪韻、金風科技風能研究院王海斌擔任聯合召集人,經過行業上下游40多位專家的協作,于2024年1月完成編制并發布成果。
大唐可再生能源試驗研究院副總經理張磊為會議致辭,張磊指出,風資源是風電項目開發的前提輸入與決策依據,精準的氣象數據篩選、地理信息識別、經濟評價模型是實現科學項目開發,實現行業高質高效發展的重要途徑與戰略選擇。這個項目的成立響應了時代的訴求和行業的關注,其目標聚焦解決實際項目開發過程中的困難,可以期待在行業發展實際中得到廣泛應用;同時在編制過程中與行業協會、合作單位及行業同仁深入交流,提升了技術和認知,期望未來進一步深度參與共性技術研究及協作項目。
金風科技風能研究院院長胡高碩在致辭中談到,項目工作組立足于針對技術可開發量,用科學的技術方法奠定行業可開發量的底層邏輯,為后續開展摸排和規劃工作提供了方法參考和工具。標準從立項、編制到發布,得到了行業上下游各種角色專家的寶貴經驗,提供了非常多數據與方法參考,凝聚了行業的廣泛共識;也體現了金風聯合行業專家賦能行業、打造高質量資產的初衷。
技術委員會負責人、鑒衡認證中心蔡繼峰介紹到,技術委員會已經發布10個成果,有些成果已經在產業實際中應用,有一些還停留在參考技術文檔層面。《陸上風電風資源技術可開發量評估方法》的核心意義在于明確了風資源可開發量的邊界條件,不僅可以用于區域政府制定規劃,對用戶宏觀選址也具有參考作用。本次的解讀會的目標,是基于技術說明本身的方法展開解讀,我們還配合案例詳細做了應用的介紹,方便大家理解;也希望行業同仁暢所欲言,一起完善標準,為進一步應用助力。
會議由鑒衡認證中心李煌主持,金風科技王海斌詳細介紹了《陸上風電風資源技術可開發量評估方法》編制的歷程及評估方法的底層原理。國家風力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于午銘針對陸上風資源評估方法在新疆的實踐結果做了分享。與會專家針對風資源可開發量的噪聲、三區三線、分散式項目等邊界問題,以及具體項目應用、標準轉化等展開了熱烈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