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8月7日,貴州某工地8臺吊車協同抬吊鋼網架,吊裝半空中發生傾覆,兩臺吊車折臂,一臺吊車被拉翻。鋼網架整體傾覆,扭曲變形,事故現場非常慘烈。具體傷亡情況不詳。
↓事故發生瞬間的慘烈情況↓
據悉,鋼網架重量50噸,提升高度30米,由8臺吊車(現場9臺吊車,側方1臺并未參與吊裝)進行協同吊裝,看似安全措施到位,但還是發生了意外,讓人惋惜和震驚。
↓事故完整視頻如下↓
現場圖片太慘烈了
一、原因分析
小編Steeler根據自己的經驗,分析一下該事故的原因,僅一家之言,合理或不合理之處,可以留言討論:
先來分析一下一些網友的觀點。
1、吊車品牌之爭
三一吊車好、還是徐工吊車好,不是這起事故的原因。兩個品牌的吊車,都是市場主流產品,經歷了多年的市場檢驗,性能、質量都不錯。50噸的網架吊裝,國內案例不計其數,不是吊車品牌問題。
2、不同噸位的吊車混用
這是一部分原因。此事故8臺的吊車,各種噸位的吊車混用,吊車噸位從50噸~130噸(也有說最小噸位有25噸,8機抬吊50噸,平均單機負荷最少6噸多,起吊30米高,伸臂長度至少32米吊車出租,后方最大起重量剛剛6噸左右,沒人敢用25噸吊車來參與吊裝);
不同噸位吊車,性能差距大,稍微有點突發情況,最小噸位的吊車,就處于最不利的情況,就如同木桶的端板效應,最小噸位的吊車決定了吊裝的安全儲備。同時吊車事故案例,不同噸位吊車操作幅度不同,也給同步協調帶來更大的難度。
3、某臺吊車的支腿下陷導致翻車引起連鎖反應
這個有一定道理,很多吊裝事故,是因為支腿下方不牢靠,支腿下陷導致翻車。但本次事故是否是這臺未斷臂的三一吊車支腿最先下陷,不得而知。
4、指揮不當
指揮不當,肯定是主要原因之一。出現問題沒有及時制止,各吊車起吊速度不同,整體發生向右傾斜,左側小噸位吊車,最先失穩傾覆,導致連鎖反應。
5、管理經驗不足
進場后,應嚴格做相關交底、培訓,應有相關預案和措施。吊裝前,應進行單機試吊,檢驗吊裝性能,應做協同吊裝演練。或者這些技術準備流于形式,沒有落到實處。種種問題,共同導致了這起事故。
二、多機抬吊的難點和施工措施
1、多機抬吊的難點
多機抬吊難點在于,合理布置吊點,同步同速吊裝。
多機抬吊是最考驗吊裝技能的活,尤其是網架整體抬吊。由于網架平面尺寸大、吊點多(如果吊點太少,吊點處受力集中,容易在吊點位置自身破壞吊車事故案例,最理想的吊點數量和吊點位置,應與網架的支座數量和位置等倍數關系匹配),多機協作同步吊裝,各吊裝點同步協調難度大,吊點的重力平衡很難掌握。不同吊點相對不能吊的過快,也不能相對過慢,局部吊點提升過快重容易造成網架局部散架,局部吊點過輕容易造成網架局部下沉變形,在就位的時候就會難以安裝于固定支撐點上。
2、多機抬吊方法
根據吊裝計算和吊裝方案,合理布置吊點,安排對應數量的同噸位(盡量同品牌、同型號)吊機,在指定的站位上,采用相同的伸臂高度,相同的吊裝傾角,由經驗豐富的指揮人員指揮吊裝。
(1)培訓、交底。吊裝前,應對參與吊裝的指揮工、起重工、吊車司機進行技術交底、安全交底,應急預案操作等做相應的培訓。
(2)單車試吊、多車聯合試吊。檢查吊機證件資料齊全,相關維護、檢測資料應在有效期內。各吊車應提前進場試吊,測試吊機性能是否符合吊機參數(很多吊機因為缺乏保養,或者吊車資料作假,達不到標稱的起吊性能)。多車聯合試吊,演練指揮工、吊車司機的溝通、協調、配合的操作,并對可能發生的問題和故障,進行應急預案演練。
(3)檢查場地條件是否符合吊裝要求吊車,吊車站位是否需要清理和加固、支腿位置地面是否堅固,轉臂是否受到影響等等。
(4)多車協同吊裝最考驗總指揮的指揮能力和各車駕駛員的應變能力,小編Steeler總結多機抬吊指揮的幾個關鍵點:穩、慢、停、調;
穩,各吊車司機要服從統一指揮,操作手法應統一,操作幅度應統一。慢,整體起吊速度一定要慢,只有慢下來,才有發現問題和調整的時間。停,發現問題,及時懸停下來,查看問題分析分體。比如網架整體水平偏移了,局部下沉了。調,發現問題,按應急預案進行操作,局部調整。
(5)協調各吊點的變形,較好的吊裝方法就是使用扁擔和滑輪組來吊裝,在吊裝時通過扁擔使網架能夠基本受力均勻,不宜變形,多車抬吊時也能夠很好的保持各吊車吊裝重量穩定。
3、液壓整體提升方法
當前最安全可靠的整體提升方法,是電腦控制液壓整體提升。由電腦同步控制系統控制各液壓的提升速度,能做到各吊點同步同速協調統一。同時,在構件上安裝應力片,隨時監控網架各位置的應力、應變的變化,為液壓操控提供監測依據。
這種整體提升方法,有一定的技術壁壘,國內只有幾個高校和幾個專業技術公司有這方面的技術人員和相關設備,這種方法常用于大型重點項目。
多機抬吊之所以容易出現問題,以下問題必然被忽視:
1.兩臺或多臺吊車型號不相同甚至不相似;
2.兩臺或多臺吊車未指定一個指揮統一發號施令,或者雖然指定了一個指揮但指揮混亂;
3.雙機或多機抬吊吊物時,分配給單臺吊車的重量超過了單機允許重量的80%,吊物的總重量不得超過兩臺吊車或多臺吊車額定起重量之和的75%;
4.未按要求進行試吊。尤其在客戶無法告訴你吊物的準確重量或者重量不準確的時候。
發生如此重大的吊裝事故非常令人痛惜,所以抬吊之前我們不得不再審視一下上面四條是否做到,除此之外,小編還要給如下建議:
1.盡量不搞抬吊,尤其大噸位吊物、小吊車抬吊;
2.你技術再牛逼沒用,一個豬隊友絕對坑慘你;
3.一定要有一個指揮,多個吊車要配合好,服從統一指揮;
4.抬吊的時候找人錄下視頻很有必要,萬一被人坑了,還可以就視頻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