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集集團與中鐵集裝箱運輸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鐵集裝箱”)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中集集團常務副總裁高翔、中鐵集裝箱副總經理鐘成等出席簽約儀式。雙方表示,將在鐵路托盤化運輸、鐵路裝備升級、多式聯運等領域,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積極展開合作,共同致力于打造以鐵路為核心的標準化、智能化物流生態圈。
中集與中鐵集裝箱已有20多年合作史
中鐵集裝箱是隸屬中國鐵路總公司(以下簡稱“中鐵總”)的國有大型集裝箱鐵路運輸現代物流企業,中鐵集裝箱擁有十余個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和完善的集裝箱運輸管理系統,在全國擁有18個分公司,與鐵路局及地方企業保持著緊密的關系,是中國鐵路集裝箱運輸的旗幟。
中集集團是世界領先的物流裝備和能源裝備供應商,在集裝箱、道路運輸車輛、能源和化工裝備、海洋工程、空港裝備等領域擁有多項世界冠軍產品,在亞洲、美洲、歐洲、澳洲、非洲等五大洲擁有300余家成員企業,客戶和銷售網絡分布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中集與中鐵集裝箱有著堅實的合作基礎和廣闊的合作空間。據悉,自上世紀90年代中國鐵路發展集裝箱運輸業務以來,中集就與中鐵集裝箱緊密合作,見證并助推了中國鐵路集裝箱從無到有、從單一箱型到多元化箱型的發展。2015年鐵路貨運改革以來,鐵路集裝化運輸需求大幅提升,雙方合作便從箱型研發、制造,拓展到合開班列,雙方合作項目均進展順利。
2018年9月,中鐵集裝箱到訪中集,并與中集就托盤化業務進行深入探討。當時,雙方均認為,在國家戰略和中國鐵路深化改革發展的大背景下,中集與中鐵集裝箱對推動中國標準化物流,提高社會整體物流效率有著共同的目標和愿景,雙方認為傳統合作領域外,可進一步加深在托盤化和多式聯運等新領域的全面深入合作。
“而本次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其實就是對上次雙方會談成果的落實和深化。”中集相關負責人表示。
鐵路托盤化運輸和多式聯運是合作重點
2017年以來,中鐵總提出鐵路改革發展的重要目標是“提質增效”,即推動鐵路發展從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從運輸生產型企業向運輸物流型企業轉型,全面提升鐵路運輸質量、服務質量等,努力提高企業經營效益。按照中鐵總的要求,近幾年,中鐵集裝箱不斷創新鐵路物流運輸方式,而鐵路托盤化運輸是重要方向。
據悉,托盤與集裝箱類似,是物流行業的基本單元。當前,標準化托盤正逐漸與貨車外廓、包裝、集裝箱等標準相匹配,可使物流運輸做到不倒盤、不倒筐、不倒箱,節省大量企業時間與物流成本,通過托盤的標準化將進一步提升整體物流的標準化,這將對整體物流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做出重要的貢獻。
“中集進入特種托盤的研究與實踐已有20多年歷史,熟悉全球托盤市場情況,在托盤裝備制造、設備運營及物流服務等方面具備領先優勢。此前,雙方已就鐵路托盤化運輸做了試運行,中鐵集裝箱對運行效果非常滿意,也非常看重中集在這個領域的強大能力。”中集戰略發展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因此,雙方將鐵路托盤化運輸作為合作重點之一。”
根據協議,中集將利用優勢全方位支持中鐵集裝箱在鐵路托盤化運輸領域的發展。中鐵集裝箱將與中集共同建立以鐵路為核心的托盤運營體系,提高轉運效率,降低運輸成本,提升市場效率,為國家物流體系升級積極貢獻力量。
“為進一步提升鐵路運輸效率和質量,中鐵集裝箱也在積極進行鐵路裝備升級。而中集在集裝箱研發、制造和維修等領域具備領先優勢,可為中鐵集裝箱提供技術、運營和維護等支持。”該負責人表示,“雙方約定,將共同打造并推廣鐵路集裝箱產品,共同營造一個集裝箱生態圈,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集裝箱多式聯運業務是本次雙方合作的另外一個重點。中鐵總2017年發布的《2018-2020年貨運增量行動方案》明確要求,建立水鐵、空鐵、公鐵國際多式聯運體系;2018至2020年,集裝箱多式聯運年均增長30%以上。作為中鐵總旗下重點負責此塊業務的企業,中鐵集裝箱按照中鐵總的要求,近年來也正在積極發展海鐵聯運、沿江班列等多式聯運業務。而此前,中集已與中鐵集裝箱合作運行4條班列,成果顯著。
“中鐵集裝箱具有豐富的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和完善的集裝箱運輸管理系統,而中集具有完善的客戶服務體系和公-鐵-水聯運資源優勢。雙方可充分利用各自優勢資源,積極拓展集裝箱物流等領域的業務機會,推動我國基于鐵路為核心的集裝箱多式聯運發展,特別是在中心站直接開行集裝箱班列,全面提升雙方的運營效率和經濟效益。”該負責人介紹道。
此外,協議還約定,雙方將積極拓展智慧物流領域的合作機會,攜手實施物流全過程的互聯網化和物聯網化工作,力爭為數字化供應鏈提供實施平臺。
中集相關負責人表示,“中集和中鐵集裝箱都是各自領域內的龍頭企業,在各自領域擁有非常強的影響力和號召力。面對鐵路改革發展帶來的巨大商機,雙方優勢互補,整合資源,在全面深化合作的道路上將取得積極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