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對可再生能源的日益重視,風電產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面對全球科技創新競合態勢,我國正加快推進海上風電技術的應用創新、產業鏈建設,并加強與全球在技術迭代、產業創新、模式探索、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2024年12月4日—12月6日,“2024汕頭國際風電技術創新大會”在汕頭召開。來自中國、荷蘭、阿根廷、英國、丹麥、挪威、西班牙、越南、埃塞俄比亞、尼日利亞、緬甸、埃及、岡比亞、孟加拉、馬拉維、巴基斯坦、贊比亞、阿富汗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官員、國際組織代表、外交使節,院士、知名專家、企業高管,就如何共繪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的綠色能源藍圖,創新平臺共鑄風電新輝煌,中國風電的國際化之路,全球風電供需精準對接的雙向奔赴,海上風電技術與多領域融合發展,風電行業在技術可靠性、安全性等所面臨的挑戰和潛在解決方案等全球風電熱點話題進行深入討論。
五大主題論壇
2024汕頭國際風電技術創新大會以“探索風電發展新模式,拓展國際合作新空間”為主題,設置了開幕式、特邀報告、成果發布及3個方面共5場主題論壇,共有近60個高質量的報告獻給與會觀眾。其中,3個方面的主題論壇主要圍繞“國際合作”、“融合發展”及“海上風電技術”展開。
在主題為“從世界工廠到全球化制造:中國風電的國際化之路”的國際合作論壇I中,大觀學者、上海外國語大學全球文明史研究所教授施展與大觀學者、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教授許小亮分別以《關于新南洋的思考》《以能源基本權為核心的全球新能源體制之構想》為主題,進行主題演講。隨后與多位風電整機企業與保險公司的國際市場負責人,就中國風電的國際化發展與合作舉行圓桌討論。
在國際合作論壇II中,來自全球各國的風電企業與市場負責人,則會針對“從供應鏈到需求側:全球風電供需精準對接的雙向奔赴”相關話題進行圓桌討論。
在融合發展論壇中,近10位專家針對海上風電與海洋牧場的融合發展進行了詳盡的介紹,并對海上綜合能源島技術創新與開發經驗,海上風電制氫,風電母港建設等進行了深度解讀。
在海上風電技術論壇上,13位專家就最新的海上風電技術解決方案進行詳細介紹,其中包括大型化機組的可靠性、漂浮式風電技術創新應用、海上風電機組風險防范,以及海上風電機組關鍵零部件的最新技術創新方向與實踐經驗。
當前,國際形勢復雜多變、全球經濟復蘇乏力、極端天氣災害頻發、氣候危機現實緊迫,唯有積極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加強國際合作,才能重振全球經濟、應對氣候危機、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為此,本次大會還特別設置了對話專場,聚焦“南南國家可再生能源合作與能力建設”這一主題,邀請北京大學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多名來自亞非拉地區的學員,與中國風電制造、開發企業代表直接對話,共謀清潔能源合作新空間。
此外,在本次大會中還發布了《全球海上風電產業鏈發展報告》,全面梳理了全球海上風電產業鏈現狀,并對未來的供需情況做了預判。
與會嘉賓一致認為,要通過密切國際合作和堅持創新發展,建設更具韌性的全球風電產業鏈供應鏈,推動全球風電實現高質量發展。
簽約項目亮點紛呈
早在1987年,汕頭這座海濱城市便在南澳島投運了第一臺陸上風電機組,被譽為中國風電的發源地之一。上世紀90年代,汕頭南澳風電場成了我國開發規模最大的兩個風電場之一。歷經數十年的發展,汕頭風電產業已積累了深厚的技術底蘊和產業基礎。如今,在汕頭這片蔚藍與激情交織的海域中,一場關于海上風電的簽約盛宴也在本次盛會中上演。
一是全球首個“四個一體化”海上風電裝備制造產業園投產儀式。依托“研發設計一體化、工藝流程一體化、生產制造一體化、檢測認證一體化”,汕頭國際風電創新港首次在一個產業園區,匯集了20MW級整機、葉片、軸承、齒輪箱、發電機、控制系統、鋼結構等產業鏈制造企業以及檢驗檢測實驗室、大型科研裝置和培訓中心,實現了從設計研發,技術創新,到生產制造交付的完整產業鏈。
二是汕頭海上風電潮陽登陸點集中送出項目(陸上部分)建設啟動儀式。不同于傳統海陸一體化建設模式,該項目開創性的運用“陸上集中規劃建設,海上有序分步接入”的建設新模式。緊密協同廣東省和汕頭市電網發展規劃,率先聚力打造陸上換流站。這一先行舉措,為后續風電的規模化連片開發、有序合理接入構筑起統一高效的輸送通道,樹立起海上風電陸上工程集約用地、節約成本、高效運維的卓越典范。
三是粵東海上風電基地場址三300萬千瓦項目及產業鏈項目集中簽約儀式。該項目計劃從汕頭海上風電場址三中選擇3個100萬千瓦的場區,采用全球最大單機容量的先進風電機組、先進輸變電送出技術、先進固定式和漂浮式基礎結構和先進運維理念,先行先試,探索國管海域用海示范,集中開展先進技術應用試驗和海域立體開發融合發展示范,打造全球最先進的標桿海上風電場。
四是汕頭國際風電創新港國際海上風電培訓中心與挪威ENERGY INNOVATION合作簽約儀式。據悉,國際海上風電培訓中心的建設目標是打造世界一流、亞洲領先的多功能、全場景的國際海上風電培訓基地。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全球首創的一體化多功能水上場館、直升機水下救援實訓平臺、風電運維實訓平臺和船員航海仿真實訓平臺等,可提供滿足GWO、國家海事局和OPITO標準要求的培訓服務。
除以上四個儀式外,大會期間還舉行了金風科技22MW風電機組下線儀式、清潔能源部長級會議(CEM)清潔能源海港倡議工作組成立儀式。
打開新篇章
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推動能源轉型、提升能源安全和尋求可持續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各國紛紛加快規劃和部署海上風電,海上風電呈現出快速發展趨勢。
行業人士認為,海上風電作為可再生能源的一種,不依賴化石燃料,能夠減少對傳統能源的依賴,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有助于應對氣候變化和實現碳中和目標。海上風電的發電利用小時數高,資源豐富,且不占用土地,適合大規模開發。2024汕頭國際風電技術創新大會的成功舉辦,展示了我國海上風電產業的巨大潛力,為業界同仁提供了交流與合作的平臺,為汕頭經濟注入新的勢能,為全球海上風電產業的創新與合作打開了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