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北極星風力發電網對2022年至今海上風電項目動態信息的統計,近兩年間,福建省新規劃/競配/核準的海上風電項目,在機組的規劃應用上已進入妥妥的大兆瓦時代,13MW(含)及以上的風機應用規劃超過85%,成為海上風電大型化領先省份。
2023年,福建省開啟2023年第一批海上風電市場化競爭配置工作,該批次共2GW的項目,包括長樂B區(調整)10萬千瓦、長樂外海I區(南)30萬千瓦、長樂外海J區65萬千瓦、長樂外海K區55萬千瓦、莆田湄洲灣外海40萬千瓦。
據統計,上述幾個項目均將采用12-18MW機組,其中,華電集團長樂外海K區55萬千瓦項目計劃采用31臺18MW機組;在近期的公示中,福建省投資開發集團的長樂外海I區(南)30萬千瓦項目,計劃將建設16臺18MW和1臺26MW的風電機組。這也是國內海上風電首次出現26MW風機的使用規劃。
2024年4月,福建省發改革委公示了可再生能源發展試點示范項目名單,其中引人注目的有3個海上風電項目,總裝機2700MW。分別是連江外海海上風電場、漳浦六鰲海上風電場二期項目、閩南海上風電基地B-2區項目。其中,連江外海海上風電場項目規劃容量裝機700MW,安裝39臺18MW海上風機,是國內首個批量應用18MW的項目。同時,該項目場址中心西距北竿島約18千米,水深約38-46米,屬于深遠海項目之一。
漳浦六鰲海上風電場二期項目是全國首個批量化應用單機容量16MW海上風電機組項目,已經于今年6月實現全容量并網。
2024年1月,福建省發改委核準批復了《國家級海上風電研究與試驗檢測基地長樂外海D、E區海上試驗風電場項目》,上述項目主要建設內容為:海上風電試驗基礎平臺20個(包括16MW級2個、18MW級3個、20MW級10個、25MW級5個),敷設海纜64千米。項目與長樂海域其他海上風電項目(如長樂外海I區、J區、K區等)實施集中統一送出。不僅如此,根據當地媒體報道,福建通過持續推動海上風電產業發展,已經形成了從風機、電機到葉片、鋼結構等的完整產業鏈,當地風電產品也已大量出口至土耳其等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實現從領跑全國到領跑全球。
( 來源: 北極星風力發電網 作者: 北極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