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7年實現鍋爐“四管”全年零泄漏,連續2年4臺機組全年零非計劃停機,1號機組創造上海市發電機組連續安全運行第一紀錄……東海之濱,長江之畔,華能上海石洞口第一電廠檢修部黨支部,帶著一份份驕人成績,堅持不懈地追逐著夢想。
圖說:檢修部黨支部慶祝石洞口1號機組連續運行810天合影 采訪對象供圖(下同)
黨旗下立軍令狀解難題
“我們廠是第一代國產化燃煤機組,由于設計、制造等因素,機組的安全性、可靠性都比較差,鍋爐‘四管’泄漏頻繁,經常出現發5天電、停2天搶修的狀態,被業內人士扣上了‘禮拜機’的‘帽子’。”黨支部書記周繼兵說,“支部一直夢想著消滅‘四管’泄漏、消滅非停。”
于是,鍋爐專工李彪在黨旗下立下了軍令狀:“給我三年時間,一定把爐管泄漏的問題給徹底解決掉!”
說到做到,李彪隨后就與專業的黨員、群眾組成了防磨防爆小組。他們抓住每一次停機機會,仔細檢查、總結、解決鍋爐缺陷,摸遍爐內每一片管排,不斷完善檢修工藝規程,逐年消除先天結構缺陷華能電廠,慢慢治好頻繁泄露的“舊疾”,讓預防性更新改造走在了損壞的前面,讓“四管”實現了零泄漏,讓機組實現了零非停。其中的1號機組更是以連續健康運行810天的優良紀錄,一躍成為上海市“發電機組連續安全運行”最長紀錄保持者。
圖說:周繼兵現場指導
“聚夢工作室”成績斐然
帶著夢想,支部成立了“聚夢工作室”,黨員技術骨干通過帶領團員青年開展QC攻關、開辦“我做小老師”技術課堂、舉辦專家論壇等多種形式吊車,解決了軸振超標、密封性能差等眾多生產難點。
其中,脫穎而出的青年黨員馬浩是華能集團公司最年輕的首批首席技師、上海工匠和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緊隨其后,杜志康、錢蔣偉、李彪、劉振忠等一批批優秀員工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拔尖冒出。
在一批能工巧匠引領下,2017年,支部8個月內就安全優質地完成了4臺機組超低排放改造任務,兌現了環保承諾。2020年,支部響應國家“長江大保護”重大舉措,高效完成了末端廢水零排放改造工程,履行了電廠的社會責任。
圖說:李彪在聚夢工作室
2020年9月,要在保障4臺老機組正常運行的情況下,開建2臺超超臨界二次再熱新機組,檢修部的精兵強將又接過這一艱巨任務。杜志康制定電氣設備選型、利舊等方案,馬浩攻關前沿技術設計,助力建造智慧電廠等等,為建設上海市“十三五”能源規劃重點工程項目、全國首個等容量煤電替代項目奮力拼搏,一浪推著一浪高,被受理的專利也越來越多。
關鍵時刻拉得出打得贏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2020年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城市運行節奏,但電廠傳來的卻是鏗鏘誓言:“我是黨員我先上!”
很快吊車出租,由十名黨員主動報名組成的檢修應急后備隊,克服了春節期間部分人員外出隔離無法正常上班、外包施工隊伍回鄉無法返滬施工等諸多困難,一個頂三個,挑起了全廠機組調停檢修消缺的重任。
圖說:檢修部黨員簽下承諾書
當年4月,黨員馬琦駿,來不及陪伴援鄂抗疫兩個多月后回來的夫人,就毅然投身于電廠輔助區設備改造,繪制了上百張新增邏輯圖;黨員吳曉峰帶領團青堅守改造陣地,確保了施工安全高質量完成。
“這種關鍵時刻黨支部拉得出、沖得上、打得贏的情況,早已不是第一次。”支部書記周繼兵相信,34歲的電廠正值青春年華華能電廠,追逐夢想腳步,前景將更加美好。
新民晚報記者 羅水元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