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王海濱 通訊員冉涌 王越
2月24日,由國網電力山西公司調控中心牽頭開展的新能源企業走訪調研暨技術幫扶活動正在全省全面推進。這是山西電力公司為推行新能源并網一站式服務,推動新能源場站運行提質增效采取的一項行動。
山西電力員工認真巡視特高壓變電站,保證外送變電順利進行。宋昱攝
支持新能源 減少礦產消耗
大力發展光伏和風電等新能源發電事業,努力降低煤炭資源開采,減少因燃煤和運煤產生的環境污染,是山西能源革命的重要轉變?!笆濉逼陂g,山西省總發電量1173.91億千瓦時,年平均增加51.72億千瓦時,增長25.89%。到2020年末,山西省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達到3282.7萬千瓦,占全省裝機容量的31.6%,占比較2015年末提升20.39個百分點,而火電裝機占比則由2015年末的86.59%下降到66.2%。
“這些發電量相當于減少標煤開采和消耗3522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9509.4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29.93萬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26.06萬噸,節省鐵路運輸成本14675列?!鄙轿鞴菊{控中心新能源處負責人邊江說。
今年,山西公司將以統籌安全、低碳、經濟三者協同發展為目標,全面開展調度現行業務評估,修訂調度控制運行規程,制定有源配網運行、分布式交易、需求側響應等新業務流程,構建適應高比例新能源電網運行的省地縣三級調度生產組織體系,實現不同層級資源間的協同控制,以及資源在全網范圍的優化配置。
建設大電網 擴大晉電外送
在逐漸減少煤炭資源開采和降低火電裝機容量占比的同時,山西公司高度重視以特高壓為骨干的大電網建設工作,努力為擴大晉電外送延伸通道山西華能榆社電力有限責任公司,不斷將山西的電力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山西電力員工認真做好特高壓線路運維,確保晉電外送順利進行。盧德澧攝
山西公司發展策劃部主任盧永平說:“2009年1月世界首個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1000千伏長治—南陽—荊門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成功投運后,山西公司緊緊抓住這一契機,積極擴大晉電外送,12年累計向湖北輸送746.93億千瓦時電量吊車出租,減少山西煤炭外送2987萬噸,減少二氧化硫和煙塵排放量2374.19萬噸,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十分顯著?!薄?/p>
目前,山西已建成投運9個外送通道、18回線路,外送能力3830萬千瓦,超過省調發電總裝機的三分之一,外送特高壓線路長度2545.2千米,變電(換流)容量2300萬千伏安。
2020年8月29日,山西再次擂響特高壓擴建及“西電東送”500千伏通道調整工程戰鼓,工程2022年6月30日全部竣工后可通過晉北、晉中特高壓站匯集山西網內的新增電力,向京津冀等地區增加送電380萬千瓦,提升山西電能整體外送能力;可實現產業帶動能力約128億元,帶動山西省經濟社會持續高質量發展。
截至去年末,山西省裝機容量突破1億千瓦,達到1.038億千瓦二手吊車,較2015年增長49.05%。2020年凈外送電量突破1000億大關,達到1053.6億千瓦時。
成就藍天夢 推進電能替代
2020年山西省全年優良天氣比例達到71.9%,同比增加8.3個百分點,優良天數平均增加31天,重污染天數共計減少37天,在京津冀及周邊省市中,優良天數排名第二,僅次于北京。這一成績的取得,少不了山西電力公司服務轉型的功勞。
山西電力加快充換電站建設,積極服務電動汽車發展。宋昱攝
山西電力公司進一步立足企業實際,結合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汾渭平原區域生態環境保護以及山西省能源生產消費和產業結構特點,積極開展“煤改電”、“油改電”等電能替代工作,引導全社會綠色發展,綠色生活,守護碧水藍天。
生產方面,聚焦供暖供冷、工業生產、交通運輸、農業生產、家居家電五大領域,“十三五”累計實施“煤改電”項目1300多個,完成替代電量超過438億千瓦時;實施節能項目143個,節約電量3億千瓦時。累計投資3億元實施“油改電”,建成投運288座充電站3172個充電樁,完成充電量2.8億千瓦時,相當于替代燃油15.7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7.94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8.9萬噸。
生活方面山西華能榆社電力有限責任公司,重點解決農村大多使用燃煤采暖既污染環境又不利健康的問題,大力推進“煤該電”工程?!笆濉崩塾嬐度?6.5億元,完成煤改電71.29萬戶,完成采暖電量90億千瓦時,相當于在能源終端消費環節替代散煤消耗270.02萬噸,減排二氧化碳707.45萬噸,減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碳粉塵約153.06萬噸,有效改善大氣環境,提升居民健康“獲得感”。
在此基礎上,充分利用電力大數據和能源互聯網優勢,將電力大數據運用在生態環境領域,聯合山西省生態環境廳推出環保智慧“電偵察”系統,對山西省環保部門重點監測的4000余家工業企業開展用電數據分析,輔助環保部門提升監管能力。依托新能源+可控負荷協同互動智慧能源平臺建設,積極參與山西省能源局主導的“新能源+電動汽車”協同互動智慧能源試點,推進電動汽車等可控負荷參與電力市場交易,主動服務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建設,為全面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和打贏藍天保衛戰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