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近日,很多風電企業緊鑼密鼓地搶裝海上風電工程進度,多個海上風電項目開工,呈現一片繁忙的景象。
海上風電項目迎來搶裝關鍵時期
國電投如東800MW海上風電項目(H4、H7)工程于5月28日開工,江蘇如東H4、H7兩個項目裝機規模均為400MW。
三峽新能源廣東省陽江市陽西沙扒三四五期海上風電項目于6月4日開工,項目總裝機容量為1000MW。
各企業爭相搶裝海上風電項目國外海上風電運維現狀,還有很多項目已經開工或正準備開工,對于在此刻行業紛紛開工海上風電項目,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解釋說:“按照此前的規定,2018年年底上馬核準的海上風電項目如在2021年年底前全部機組完成并網,就能執行每千瓦時0.85元的上網電價。此次企業就是搶在2021年年底前完成全部機組并網可獲得較高的補貼。”
由于海上風電施工難度大,周期長,因此,為了獲得更高的補貼,海上風電項目必須快馬加鞭開工建設,趕在2021年平價前并網,執行核準時的上網電價。
同時,行業人士也為此表示擔憂,搶裝給產業鏈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特別是受疫情影響,上游產業鏈的零部件供應較為困難,特別是依賴國外進口的葉片、軸承等核心零部件。
而在搶裝與即將實現平價上網這段時間,海上風電應如何平穩、高質量發展,平價上網之后吊車,海上風電又該如何穩步發展呢?
海上風電如何平穩、高質量發展
1、技術創新,降低成本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海上風電產業鏈仍不完善,整體可靠性不高,主要部件國產化配套能力不足以及產業鏈上協同性還有所欠缺。因此,海上風電行業需要加大創新力度。
“海上風電技術創新可降低行業成本。”秦海巖認為,未來海上風電要往遠海、深海發展,技術創新至關重要。風機整機制造、長葉片等關鍵部件都依靠風電設備制造技術的持續創新和產業鏈的不斷成熟完善。同時,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大幅度提高風電機組與裝備制造環節的智能化程度。此外,通過廣泛運用智能機器人、遠程監控平臺、大數據挖掘診斷等技術,將促使運維走向“無人值班、少人值守”,實現發電效率的提高以及整體成本的下降。
2、補貼支持,地補呼聲高
考慮海上風電的降本潛力和產業帶動效應,地方出臺海上風電補貼政策將成為確定性事件。秦海巖認為,以當前的發展水平預估,到2025年,國內海上風電的度電成本有望下降40%以上。“海上風電目前正處于產業的關鍵成長期,保持一定的補貼,才能維持合理的市場規模國外海上風電運維現狀,也才能促進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6月份,上海出臺了《上海市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發展專項資金扶持辦法(2020版)》,延續了之前的獎勵行為,明確2019年-2021年投產的近海風電獎勵標準為0.1元/千瓦時,單個項目年度獎勵金額不超過5000萬元,獎勵時間為連續五年。
行業專家預計,廣東、江蘇兩省出臺省級補貼的可能性也很大。廣東省能源局正在考慮省補事宜,但近海淺水項目將可能不被納入省補范圍;江蘇省也對海上風電項目的開發非常支持,還組織編寫了《“十四五”時期江蘇省海上風場發展思路研究》,計劃2025年海上風電并網達到1500萬千瓦左右,根據海上風電項目發展趨勢及江蘇省目前的財政水平,預計有望出臺海上風電補貼政策。
我國海上風電發展還處于初步階段,尚未形成規模,且產業鏈不夠成熟,多位行業專家希望國家再給海上風電幾年時間補貼。同時,期待海上風電地補接力國補。
3、提高可靠性
我國海上風電起步較晚吊車出租,2010年首個海上風電項目上海東大橋海上風電開工建設,2014年全部竣工投產,我國并網投入且商業化運營的海上風電場多在2015年以后,在運營初期,質量問題頻繁發生。近兩年,新型大容量機組密集投運,可靠性仍需時間檢驗,若大規模快速發展產生質量問題,運維成本高昂,將造成較大損失。
特別是海上風電平價上網之后,對于機組的運營質量要求更高,因此,在裝備制造、建設施工、運行維護乃至退役拆除方面可借鑒歐洲的經驗,在現有成績的基礎上提高海上風電整體運營的可靠性,支撐海上風電大規模發展,促進海上風電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平價之后,我國海上風電仍將快速發展
2010年,歐洲國家的海上風電度電補貼均遠高于中國,經過10年的規模化發展,新項目電價自2017年以來就接近平價,2019年英國新項目中標電價甚至低至0.35元/千瓦時。取得這樣的成就與政策支持、技術創新、供應鏈建設的貢獻密不可分,過去10年歐洲海上風電產業無論從技術、產能還是裝機規模均取得長足進步。
比較我國與歐洲海上風電市場的發展規模和成本要素,我國海上風電在“十四五”期間平價是必然結果。
此前據行業預計,我國海上風電資源開發潛力超過3500GW,擁有極大的發展空間。截止到2019年底,我國海上風電累計并網容量593萬千瓦,提前一年完成規劃目標,成為僅次于英國和德國的世界第三大海上風電國家。據彭博新能源財經預計,到2020年之前中國的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可以達到800萬千瓦,2020年至2030年每年新增容量將達到200至300萬千瓦。未來海上風電將保持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