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疆哈密風電基地二期項目送出方案規劃》通過了相關部門審查,將在近期上報國家電網公司等待終審,項目按照跨區遠距離送電目標設計建設,提出“風、火、光”打捆,利用哈密-鄭州±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實現風、光電的跨區遠距離送出吊車公司,這種多種能源打捆利用跨區輸電通道送出的開發模式,已經成為下一步我國擴大風電等可再生能源消納范圍的主要途徑之一。
近幾年,受國家節能減排等政策的推動,風電等新能源發展迅猛,目前,全國風電裝機已近7000萬千瓦,但受電網建設及風、光電出力特性影響,全國各區域不同程度的存在棄風棄光現象,且大量的風、光資源主要集中在華北、東北、西北三個地區,受當地負荷限制,更加劇了上網的困難,為破解這一難題,跨區遠距離送電成為下一步風、光電發展的方向之一。哈密風電基地二期項目在前期專題科研成果的基礎上,提出“風、火、光”打捆,利用哈密-鄭州±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實現風、光電的跨區遠距離送出,送出可再生能源規模達到風電800萬千瓦,光電125萬千瓦。
哈密地區發改委副主任趙憲剛說,用火電來進行調峰,可以確保新能源發電的穩定出力,同時也能減少對電網的不安全性的沖擊。也就是對電網不好的影響。第二方面鑒于新疆的風、光資源非常豐富,非常優越,而內地它的電力需求又是巨大的哈密風電基地,所以說通過風、光打捆外送,通過長距離電力通道的輸送,就可以解決咱們國內東西部電力供應的平衡問題。第三方面有了電網的支持、有了火電的調風作用,實現風光火打捆外送模式,也可以極大的推動咱們新疆新能源電力的裝機規模,同時也是對于國家乃至新疆節能減排也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按照《國家能源局關于哈密風電基地二期項目建設方案的復函》及《國家能源局關于哈密風電基地二期項目建設有關要求的通知》有關要求,哈密風電基地是我國重點建設的風電基地項目之一,也是我國首個利用跨區特高壓直流輸電通道,采取風火光打捆方式,促進風電、光伏發展的示范項目,哈密風電基地二期項目將參與哈密~鄭州±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外送,共計925萬千瓦,包括風電800萬千瓦,光伏電站125萬千瓦,其中400萬千瓦風電分布于天山北部的三塘湖風區和淖毛湖風區二手吊車,另外400萬千瓦風電位于天山南部的東南部風區,125萬千瓦光伏電站與東南部400萬千瓦風電配套布置。神華國華能源投資有限公司獲得了120千瓦風電和10萬千瓦開發權,為了盡快發揮效益,企業加快了項目前期工作力度,并制定了建設進度時間表。
神華國華能源投資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副總經理李健生說,由于有特高壓送出線路,能夠保障我們的風力發電可靠的送出,效益可持續發展。預計12月初進行科研評審,今年12月底哈密風電基地,完成土地工作,、計劃是在2014年的4月份開工,2014年全面展開工作,計劃投資完成30個億。計劃到2015年5月完成風力發電的建設工作。
國家能源局批復的哈密風電基地二期項目建設方案確定送出風電規模800萬千瓦,其中:新增風電建設規模600萬千瓦、其中已核準哈密風電項目200萬千瓦。同時,確定新增光伏發電規模125萬千瓦。項目估算總投資602億元,年外送電量150億千瓦時。
哈密地區發改委副主任趙憲剛說,在這個資源化配置里面,主要以一種抽簽的形式,就是一種市場化運作的形式,確定風電二期項目資源化配置,根據方案確定,年底這些項目就會具備核準條件,2014年的5月份,進入到全面的開工建設過程,到2015年力爭實現全面并網發電。預計到2015年這些項目全部建成并網之后,咱們哈密地區就可以真正打造成為一個千萬千瓦級的風電基地。
據悉,我國可再生能源技術歸口管理單位已經組織相關部門在參照哈密風電基地開發經驗的基礎上,啟動甘肅酒泉、寧夏等數個風電基地的“風、光、火”打捆外送課題研究工作,哈密風電基地示范項目下一步項目將完成各風電場及光伏電站接入系統的設計工作。“第三步走”將配合各電源公司,嚴格按照自治區發改委各節點要求,目前,項目已經全面啟動前期工作,于2015年5月底前,整體并網發電,項目的實施對探索利用電力外送通道擴大風電、光伏消納范圍、促進新疆等風能、太陽能資源有效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