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個“雙十”海上風電項目全場投運
彭揚中國證券報·中證網2016-09-08 14:33
8日,中國廣核集團(以下簡稱中廣核)在北京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如東海上風電,作為我國首個“雙十”海上風電項目的中廣核如東海上風電項目已取得電力業務許可證,標志著中廣核自主開發建設的江蘇如東15萬千瓦海上風電示范項目(以下簡稱如東項目)全場投入商業運行。
中廣核新聞發言人黃曉飛表示,如東項目的建成投運,標志著我國掌握了海上風電建設的核心技術,也讓我國成為繼德國、英國等國家后,少數幾個具備海上風電建設核心能力的國家之一。
如東海上風電示范項目攻克多項世界性難題
海上風電是風電技術的前沿領地,也是近年來國際風電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2011年7月如東海上風電,國家能源局和國家海洋局聯合發布了《海上風電開發建設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對海上風電建設的“雙十”標準做出了明確規定。同時,國家風電發展“十二五”規劃也明確指出,鼓勵在水深超過10米、離岸10公里以外的海域開發建設海上風電項目。
與潮間帶風電相比,海上風電技術難度更大,要求更高。中廣核新能源副總裁李亦倫表示,作為我國首個“雙十”海上風電項目,如東項目實現了國內外多項技術創新。比如,如東項目建成的亞洲首座海上升壓站二手吊車,采用陸上模塊化建造、海上整體吊裝的施工方案。另外吊車出租,在如東項目中,鋪設了國內最長的兩根110千伏三芯海底電纜,單根海纜長達28.5公里。
在建設過程中,如東項目創新性地采用了可拆卸式穩樁平臺浮吊吊打沉樁等施工工藝,實現了首個深水區無過渡段單樁、穩樁平臺工藝,成功解決了單樁垂直度需控制在千分之三以內的世界難題。
黃曉飛表示,作為國家示范項目,如東項目投運后,也將為我國海上風電發展的行業標準制定、上網電價確定等提供重要參考。未來,中廣核將持續提升海上風電建設、運維技術水平,促進海上風電產業鏈成熟、技術標準體系完善,推動我國海上風電持續健康發展。
中廣核新能源控股裝機容量達2111萬千瓦
目前,海上風電技術在全球方興未艾。黃曉飛介紹,7月22日中廣核歐洲能源公司與法國合作方組成的聯合體,在歐洲范圍內首次進行的規?;『I巷L電示范項目招標中脫穎而出,成功中標法國大西洋布列塔尼地區的格魯瓦(Groix)項目,成為首家進入漂浮海上風電技術領域的中國企業。
漂浮海上風電技術,作為未來的發展方向之一,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黃曉飛表示,通過中標該項目,中廣核將積累和掌握漂浮海上風電項目的開發及投資經驗,在未來歐洲及全球漂浮海上風電行業占領先機。
另外,中廣核新能源董事長陳遂表示,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指引下,中廣核在新能源領域不斷加快海外拓展,海外裝機容量已達884.3萬千瓦,項目覆蓋韓國、澳大利亞、新加坡、馬來西亞、埃及、孟加拉等國家和地區,并成為孟加拉國和埃及第一大獨立發電商、馬來西亞第二大獨立發電商,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先鋒。
陳遂表示,中廣核已具備每年新增投運200萬千瓦風電的自主開發建設能力,以及較強的太陽能項目建設、運維和技術研發能力;中廣核新能源將繼續深耕清潔能源市場,并利用好在港上市平臺,實現在國內外的全面布局和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