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臨港海上風電一期項目團隊迎著2019年第一縷陽光,頂著凜冽寒風,克服風浪困難,一鼓作氣,連續奮戰,完成了14#機位的風機整體安裝任務,標志著上海臨港海上風電一期項目主體工程圓滿完工!
上海臨港海上風電一期工程包括25臺4MW風機高樁承臺基礎、風機安裝及一座測風塔施工,裝機容量100MW。該項目由中交三航局新能源公司、二公司、四公司聯合參建,新能源公司作為總承包單位。該項目是中交三航局繼臨港海上風電二期項目后的又一重點工程。
工程于2018年5月8日開工建設,從沉樁、承臺澆筑到完成全部25臺風機安裝,主體工程建設僅用時238天,創造了國內海上風電施工速度的新紀錄。其中,受“潭美”等臺風直接影響的有10個,影響工期49天;受寒潮影響6個,影響工期21天。據此,實際施工有效天數僅為168天吊車公司,且工程實現當年開工當年建成,說這是一個“奇跡”也不為過!
施工水域有古河道穿越風場,平均水深僅5米,樁最長達89.8米,公司自有打樁船樁架高度難以完成全部沉樁任務,僅能覆蓋沉樁工作量的40%。為了節約成本,創造項目最大效益,項目部對自有船舶“三航樁19”進行吊梁優化,液壓錘更換,增加吊高達6米,使得自有船舶沉樁工作量增加至60%。滿足最長樁沉樁船舶國內僅有2艘,項目部盡早謀劃,積極協調,租用其中一艘施打,選擇最佳沉樁路線,加快沉樁進度。沉樁施工創造了單日施打8根鋼管樁的紀錄。
11月25日二手吊車,完成了全部25個風機基礎承臺施工,為后續的風機機組安裝、海纜敷設等工序施工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風機拼裝、出運、吊裝,環環相扣。出運要通過建設中的岱山跨海大橋,現場施工船舶多,航道狹窄,出運必須報海事部門批準,發布航行警告,通過大橋時間與申請報告的時間誤差控制在半小時之內,夜間不得通過大橋。項目部“掐準時間,踏好節奏”,周密部署,將各個工序無縫銜接。風機安裝創造了1天2臺及20天8臺的風機整體安裝施工紀錄。吊裝選擇臨港二期原有的吊裝體系,對平衡梁進行吊耳優化改造,解決了風機偏心問題,保證風機安全平穩的與過渡段塔筒進行對接。同時,對吊裝體系進行資源的二次利用,大大節約了工程成本。
項目部提前30天完成主體工程,展現了中交三航局海上風電項目團隊的專業施工管理水平上海臨港海上風電,顯示了海上風電建設的“三航速度”,同時也彰顯了“三航品牌”的力量。
局有限公司日前也發來賀信,希望公司再接再厲,為打造“三航海上風電”品牌再作貢獻上海臨港海上風電,再創佳績!
圖文:王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