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上海國際海上風電及風電產業鏈大會暨展覽會”近日在上海舉辦,規模比上一屆翻了一番,一如我國海上風電的發展,未來5年,我國海上風電將進入加速發展期。
根據“十二五”可再生能源規劃,風電將作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新生力量繼續獲得大力發展,規劃2015年我國海上風電裝機500萬千瓦, 規劃到2020年海上風電裝機3000萬千瓦。
風電是世界范圍內發展速度最快的新能源,海上風電則代表了當今風電技術的最高水平,要求設備高可靠、易安裝、易維護,市場規模極大,風險也極高,備受各國關注,正在掀起投資熱潮。目前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始發展風電,主要市場集中在歐洲、亞洲和北美洲。
海上風電發展最快的英國2009年實現新增裝機容量30.6萬千瓦,累計裝機容量89.4萬千瓦,2010年英國海上風電裝機突破100萬千瓦。而截至2010年底,我國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僅為14.25萬千瓦,在2010年世界海上風電裝機350萬千瓦中只占4%左右。
我國已建和在建的海上風電項目有上海東海大橋10萬千瓦項目、江蘇大豐潮間帶30萬千瓦示范項目以及去年政府首輪100萬千瓦海上風電招標項目。國內外相關專業人士相信,至2020年,我國將是歐洲之外惟一一個快速發展的海上風電市場,特別是未來5年,我國海上風電將進入加速發展期。
據悉,100萬千瓦海上風電招標項目的開發將在4年內完成二手吊車,為我國今后大規模發展海上風電、制定電價政策及管理機制進行有益探索。
記者從海上風電展會上獲悉,明年上半年國家能源局還可能啟動第二輪海上風電特許權招標項目2013中國海上風電,招標規模擬為200萬千瓦左右,較首輪招標翻一番。有專家斷言,隨著海上風電的加速發展,風電將成為沿海一帶省市未來能源供給的主要來源。
據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副總工程師易躍春介紹,國家能源局正在組織各省、區、市開展海上風電規劃,推進海上風電示范項目建設,重點開發建設江蘇、山東海上風電基地,推進河北、上海、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等省區市海上風電建設。
國家能源局還將組織有關單位在匯總各省區市海上風電規劃成果基礎上,綜合考慮風電場項目前期工作進展情況、建設條件及電力消納市場等因素,有效安排前期工作方案,落實風電規劃目標。
我國海上風資源儲量豐富吊車出租,東部沿海特別是江蘇沿海灘涂及近海具有開發風電非常好的條件,規模化開發的基本條件已經具備。根據中國氣象局風能資源詳查初步成果,測得我國5米到25米水深線以內近海區域、海平面以上50米高度風電可裝機容量約2億千瓦,70米以上可裝機容量約5億千瓦。
此外,我國已初步具備了海上風電設計、施工及設備制造的能力,開發建設了一批海上風電示范項目,華銳、金風、上海電氣等8家廠共54臺機組有海上風電運行業績,為今后大規模發展海上風電積累了經驗,培養了一支專業隊伍,如中交第三航務局、南通海洋水建等10多家介入海上風電施工的企業,為開發建設海上風電打下了較為堅實的基礎。
據華銳風電高級副總裁陶剛介紹,我國已掌握海上風電機組設計、制造和安裝技術,2010年6月8日,上海東海大橋項目34臺華銳風電SL3000風電機組全部并網投入運行。
2010年,華銳風電出產了首臺5兆瓦風電機組,目前正在進行上海東海大橋5兆瓦海上風電示范項目的建設。
2011年5月18日,首臺6兆瓦大型海上風電機組在江蘇鹽城綜合產業基地正式出產,這是中國單機容量最大,也是第一臺自主研發、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全球技術領先的電網友好型風電機組。
上海電氣風電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成幸之介紹說,目前,上海電氣已站在國內海上風電的制高點上,通過3.6兆瓦海上機組的自主研發,構建起了功能強大、系統完整的海上風電設計平臺,可有力地支撐上海電氣乃至國內海上風電的自主創新和發展。
據悉2013中國海上風電,上海電氣自主研發、技術創新的5兆瓦海上風機將在今年年底下線,上海電氣今年將實現銷售50億元,2013年實現銷售百億元。目前,上海電氣正在加大海外銷售力度,力爭成為風電全球領先的整機商及風電整體方案解決者。
另據上海市發改委副主任周亞介紹,“十二五”時期,上海將新建兩個海上風電場,分別為東海大橋風電場二期和臨港風電場,這兩個項目最近已獲國家有關部門批準,將于近期開展招標工作。他還表示,上海將積極推動風電設備業發展,目標是在“十二五”期末,形成3至5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風電設備企業。記者 沈則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