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已經過去了四分之一,隨著疫情的逐漸控制,許多企業項目復工復產,在儲能行業經歷短暫的低谷后吊車出租,又迎來了加速發展階段,隨之而來的是新的政策優化行業發展,下面國際能源網/儲能頭條記者將盤點2020年2-3月的新能源政策。
1、政策利好促進行業發展
新能源行業一直處于國家重點發展規劃中,2020年2-3月中國家出臺4項政策,從不同方面利好新能源發展。
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發改委等23部門2月28日頒布的《關于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中提到落實好現行中央財政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政策和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獎補政策,促進汽車限購向引導使用政策轉變,鼓勵汽車限購地區適當增加汽車號牌限額。新能源汽車銷量增加勢必帶動動力電池行業不斷進步。
在5G從嘗試向商業化運行的過程中,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下發了《關于組織實施2020年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寬帶網絡和5G領域)的通知》將重點支持虛擬企業專網、智能電網、車聯網等7大領域的5G創新應用提升工程。由于5G基站增加需要配備更多的不間斷電源,除了采購一批新的電池儲能之外吊車,一些動力電池回收再利用的也會因此受益。
在氫能建設方面,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司法部發布《關于加快建立綠色生產和消費法規政策體系的意見》加大對分布式能源、智能電網、儲能技術、多能互補的政策支持力度,2021年將完成研究制定氫能、海洋能等新能源發展的標準規范和支持政策。一整套政策出臺,標準體系確定后,會讓氫能產業的發展遵循一定的軌道。
除了國家政策的支持,各省市政府也結合自省份實際情況紛紛出臺15條政策,主要涉及新能源汽車,電網側和充電樁等方面進行相應的規范。
山東發改委和新疆自治區發改委著力于電價改革國電峰谷電價國電峰谷電價,山東發改委發布《關于開展儲能峰谷分時電價政策試點的通知》決定開展儲能峰谷分時電價政策試點,參與儲能峰谷分時電價政策試點的用戶,電力儲能技術裝置低谷電價在現行標準基礎上,每千瓦時再降低3分錢(含稅)。峰谷差拉大,可以為儲能項目的盈利提供必要的保障。
新疆自治區發改委頒布的《新疆電網發電側儲能管理辦法》鼓勵發電企業、售電企業、電力用戶、獨立服務提供商等投資建設電儲能設施,但要求電功率在1萬千瓦及以上,持續充電2小時以上。國家電網在4月3日與寧德時代聯手成立新公司也將儲能業務的重點工作放在新疆,可以說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政策的感召。
山東省政府趕上“新基建”熱潮發布了《關于山東省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開展“多站融合”建設試點,依托變電站建設分布式數據中心站、儲能站、5G基站和北斗衛星地面基準站,促進變電站閑置空間資源共享利用。儲能電站可以在土地成本方面獲得受益。
2、探索新能源+儲能模式
記者注意到,在之前各省市發布的重點項目中,除傳統儲能項目外,風電+儲能項目、光伏+儲能項目、風光儲項目也均有涉及。儲能系統與光伏、風電等間歇性可再生能源相結合的應用形式,具有平抑可再生能源發電波動、跟蹤發電計劃出力、電量時移等作用。所以,截至目前,據統計2020年2-3月湖南、新疆、內蒙古和安徽四個省份出臺政策支持風光儲等多能互補行業發展。
就在2月14日,國電電力在內蒙古投資了140億元風光儲一體化項目,之后在3月26日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發布《2020年光伏發電項目競爭配置方案》,優先支持光伏+儲能項目建設。
值得注意的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下發《安徽省實施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行動計劃》中提到要開展風光儲一體化等新能源微電網技術研發,實現分布式能源高效、靈活接入以及生產消費一體化。
在加快傳統儲能發展的同時,風光+儲能的新模式也要不斷創新,儲能系統與以光伏、風電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相結合的應用形式,已經成為全球儲能領域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光伏+儲能、風電+儲能會成為常態化,屆時儲能產業的發展將進入一個全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