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
四川南充市一在建工地發生吊車側翻事故
事故造成1人死亡
具體原因還在調查中
起重吊裝作業經常應用于生產中
但因其作業環境復雜、技術難度大
較易引發安全事故
再次強調!
安全生產不可大意!
常見的吊裝事故有哪幾種類型?
引發事故的原因是什么呢?
脫繩事故
脫繩事故是指重物從捆綁的吊裝繩索中脫落潰散,而起的傷亡毀壞事故。
造成脫繩事故的主要原因:
重物的捆綁方法與要領不當,造成重物滑脫;
吊裝重心選擇不當,造成偏載起吊或因吊裝中心不穩造成重物脫落;
吊載遭到碰撞、沖擊、振動等而搖擺不定,造成重物失落等。
脫鉤事故
脫鉤事故是指重物、吊裝繩或專用吊具從吊鉤鉤口脫出,而引起的重物失落事故。
造成脫鉤事故的主要原因:
吊鉤缺少護鉤裝置;護鉤保護裝置機能失效;吊裝方法不當及吊鉤鉤口變形引起開口過大等。
斷繩事故
造成起升繩破斷的主要原因:
超載起吊拉斷鋼絲繩;
起升限位開關失靈造成過卷拉斷鋼絲繩;
斜吊、斜拉造成亂繩擠傷切斷鋼絲繩;
鋼絲繩因長期使用又缺乏維護保養造成疲勞變形、磨損損傷等,達到或超過報廢標準仍然使用等造成的破斷事故。
造成吊裝繩破斷的主要原因:
多為吊裝角度太大>120度,使吊裝繩抗拉強度超過極限值而拉斷;
吊裝鋼絲繩品種規格選擇不當,或仍使用已達到報廢標準的鋼絲繩捆綁吊裝重物造成吊裝繩破斷;
吊裝繩與重物之間接觸處無墊片等保護措施,因而造成棱角割斷鋼絲繩而出現吊裝繩破斷事故。
吊鉤破斷事故
吊鉤破斷事故是指吊鉤斷裂造成的重物失落事故。
造成吊鉤破斷事故的主要原因:
吊鉤材質有缺陷,吊鉤因長期磨損斷面減小已達到報廢極限標準卻仍然使用或經常超載使用,造成疲勞破壞以致于斷裂破壞。
起重吊裝作業的正確操作是什么?
謹記這些安全要點!
1. 對從事指揮和操作的人員進行專人指定。
2. 對起重吊具進行安全檢查確認,確保處于完好狀態(如:吊鉤保險扣是否有效、鋼絲繩是否有斷絲斷股現象、U型環是否有滑絲脫扣現象)。
3. 對安全措施落實情況及吊裝環境進行確認。
4. 對吊裝區域內的安全狀況進行檢查(包括吊裝區域的劃定、標識、障礙、警戒區等)。
5.正確佩戴個人防護用品,預測可能出現的事故,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選擇安全逃生通道。
1. 起重作業時必須明確指揮人員,指揮人員應佩戴明顯的標志。
2. 起重指揮必須按規定的指揮信號進行指揮,其他作業人員應清楚吊裝安全操作規程和指揮信號。
3. 起重指揮應嚴格執行吊裝安全操作規程。
4. 正式起吊前應進行試吊,試吊中檢查全部機具受力情況,發現問題應先將工件放回地面吊車出租,故障排除后重新試吊,確認一切正常鋼絲繩吊裝防護,方可正式吊裝。
5. 吊裝過程中鋼絲繩吊裝防護,出現故障,應立即向指揮者報告,沒有指令,任何人不得擅自離開崗位。
6. 起吊重物就位前,不許解開吊裝索具;任何人不準隨同吊裝設備或吊裝機具升降。
7. 嚴禁在風速5級以上時進行吊裝作業。
8. 不得在雨、霧天吊裝;在吊裝過程中,如因故中斷吊車,必須采取安全措施,不得使設備或構件懸空過夜。
9. 起吊物件落下的位置,必須用方木或其它材料進行支墊,確保物件落下后順利抽取鋼絲繩。
將吊索、吊具收回放置于規定的地方,并對其進行檢查、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