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我國目前已經成為了世界人口第一大國,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居民人口數量高達14.11億人,相比第六次人口普查情況,新增了近7206萬人,同比增長了5.38%,相比之下,印度目前的人口數量為13.66億人吊車出租,與我國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龐大的人口規模給我國帶來了相當多的優勢,提供了豐富的勞動力的同時還讓我國有足夠的資源建立完整完善的產業體系,還能提供體量相當大的內需市場,能夠有效拉動我國經濟,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我國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足足達21.2萬億元,同比增長23%左右,規模相當大。
環境問題嚴重
但是人口數量多除了幫助我國的經濟發展以外2016年風電發電量,還會引發不少問題,首當其沖的就是環境問題,雖然人口數量增加可以讓資源利用率提高很多,但是也會讓資源的需求量增大,給大環境和自然資源帶來不小的壓力。
而最典型的因人口引發的環境問題就是碳排放,據前瞻經濟研究院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我國的碳排放量高達98.99億噸,同比增長了0.6%左右,再創新高,同時在全世界碳排放量的占比也升至30.7%,可以說我國的碳排放量相當驚人。
為了緩解這一問題,我國表示將通過建設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等可再生清潔能源設施的方式,來達到節能減排的效果,并承諾在206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而截至2020年,我國在風力及太陽能發電新增裝機占比已達24.3%,發電量則提升至9.5%,正逐步向主力能源發展。
最大海上風電場建設完成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在發展清潔能源的路上,有一個問題是必須要面對的,那就是我國的資源需求和資源分布并不統一,一般來講,我國西部、北部的可利用資源更加豐富,但是東部、南部各城市對資源的需求更大2016年風電發電量,逆向分布的資源讓我國在開發清潔能源的成本出現了不小的增加。
但隨著我國對清潔能源資源的開發,有一種清潔能源被很好地利用了起來,那就是海上風力發電,作為風力發電的一種,海上風電距離我國東南沿海地區更近,相比陸上風電所用的成本要更小,不需要占用土地資源也讓海上風電的開發規模相當大,據有關資料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我國風力發電新增轉機達1084萬千瓦,其中海上風電的新裝機就達214.6萬千瓦,規模為全球第一。
對海上風電的研究也讓我國的風電項目規模越來越大,據有關資料顯示,2021年6月末,我國成功建設了一個總裝機容量達70萬千瓦的海上風電項目,也就是華能盛東如東H3海上風電項目,據悉這是我國目前規模最大的海上風電場,預計建設完成后,年發電量將在17.5億千瓦時左右,能夠減少約146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為我國減碳做出了相當大的貢獻。
同時這也是目前國產化最高的一個海上風電項目,據有關資料數據顯示,華能盛東如東海上風電項目中有一風電機組,其中一級部件實現了100%的國產化,而元器件級零件則實現了超95%的國產化,也就是說這一項目的完工也很好地證明我國的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了。
海上風電的優勢
不過有不少人表示,既然已經有了陸上風電,為什么一定要開發海上風電呢?其實這主要是因為海上風電的優勢更大,首先從發電量上來說,海上風電每年的發電量預計比陸上風電高20%至40%左右,而且陸上風電還會有比較嚴重的棄風現象,據國家能源局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我國風電棄風電量達72億千瓦時,造成了約35億元的損失,其中大部分都是陸上風電造成的。
另外海上風電的運行時間也要比陸上風電更有優勢,據有關數據顯示,海上風電最多可運行4000小時以上,就算在一些風量不夠豐沛的地區,也能運行約3000余小時,而反觀陸上風電,年均利用小時僅2200小時左右,兩者差距較大。
而且海上風電的成本也更低,據有關機構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我國海上風電每度電的成本預計降幅了約35%左右,也就是說,海上風電的使用讓我國相關地區的電價將低至3毛錢左右,成本相當低廉。
總的來說,開發清潔能源、減少碳排放對于我國來說,是勢在必行的事情吊車公司,而海上風電擁有成本低廉、運行時間久的優勢,是相當不錯的清潔能源,希望我國未來的海上風電發展的越來越好,早日實現碳中和這一目標。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