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風電、光伏、儲能等
可再生能源是二手吊車的發展趨勢與技術應用
交流項目信息
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項目開發各階段收資清單
一、整縣規劃階段
1、了解區域經濟發展狀況,城鎮化規模、人口數量分布、交通、區域位置等信息。
2、了解擬規劃區域政府機關、學校、醫院、村委會等公共建筑屋頂面積,以及工礦企業、產業園、物流園、保稅區、經濟開發區、污水處理廠等重點區域位置、建筑屋頂面積、數量、集中程度等信息。
3、了解擬規劃區域低壓配電網概況,擬接入點的配電網電壓等級、變壓器容量。
4、了解當地日照小時數、氣溫、風速、極端氣候等基本信息。
5、收集政府已下發關于分布式光伏開發政策文件,了解政府關于推進分布式光伏態度及相關訴求。
6、與當地政府規劃住建部門溝通取得主要鄉鎮規劃圖并了解鄉鎮遠景規劃。
二、項目建議書階段
1、取得擬利用屋頂場址地理位置,并利用無人機、衛星照片等手段獲取廠區照片,建筑物屋頂照片。
2、取得規劃區域內所有建筑物的總平面布置圖,設計單位復核建筑物高度,并提出那些區域在設計方案階段需實測地形圖。
3、了解擬建屋頂構筑物的結構、類型等信息。
4、收集擬建項目區域內低壓配電接線圖,變壓器容量、數量、負荷比例情況。若規模容量較大,電網要求以10kV及以上并網,則需落實擬接入點線路及變電站情況,如擬接入變電站內是否備用接入間隔位置、線路送出容量、無備用間隔是否具備擴建條件等信息。
5、初步了解直供電用戶的用電特性、分時消納電量、用電價格等信息。
6、初步確定共有產權所有產權人同意開發屋頂分布式光伏項目意向。
7、落實清楚擬利用建筑物產權是否獨立清晰、是否存在質押、轉租等情況,剔除產權不清晰、違章建筑等屋頂使用。
8、收集擬規劃屋頂周圍是否存在遮擋情況,了解周圍有無高樓建設規劃及周邊是否有氣體或固體污染物排放信息。
三、設計方案階段
1、取得氣象資料,主要內容是:區域附近氣象臺(站)的概況、位置;多年年平均氣溫、多年逐月平均氣溫、極端氣溫;多年平均降水量和蒸發量;多年最大凍土深度和積雪厚度;多年平均風速、多年極大風速及其發生時間、主導風向;最近10年逐日的日照百分率和日照時數;30年災害性天氣資料,如多年逐月平均沙塵日數、雷電日數、暴雨日數、大風日數、冰雹日數等。
2、對于建筑物集中,相互之間存在擋光的區域,建議委托測繪單位測量地形圖,滿足設計單位計算遮光率要求。
3、與擬利用建筑物產權所有人簽訂屋頂使用協議,明確補償方式、價格、使用年限等內容。
4、取得建筑物的建筑結構圖、設計圖、地質勘測資料。
5、對于無法收集到筑物設計圖紙且設計院不能判斷屋頂承載力滿足敷設光伏電池板的部分,委托第三方咨詢單位進行結構安全評估,并出具結構安全報告。
6、收集項目建筑物地下管線敷設圖、原有電纜溝道圖紙、防雷接地布置圖。
7、收集項目建筑物配電系統布置圖,了解配電盤柜內是否有光伏接入位置、允許接入容量情況信息。
8、掌握項目建筑物內是否有直流系統、小型儲能、不間斷電源等情況。
9、與當地電網公司溝通明確分布式光伏接入電網電氣部分配置設計要求。
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方案編制參考大綱
一、基本情況
(一)2020年相關經濟指標
1、地區生產總值及增速、人均生產總值及增速;
2、固定資產投資、一般預算收入及增速;
3、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省外資金(億元以上項目);
4、規模以工商業企業數量;
5、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6、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農村人口數量及戶數。
(二)太陽能資源條件
光照資源條件,包括年輻射量、日照小時數等。
(三)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情況
光伏發電(含光伏扶貧)、風電、生物質、水電等可再生能源發電已并網規模和在建規模;各類屋頂分布式光伏發展現狀。
(四)屋頂資源現狀
分類統計黨政機關、公共建筑、工商業屋頂、農村居民屋頂的總面積、可利用面積及可利用面積比例。
序號 | 屋頂類別 | 屋頂面積 (萬平方米) | 可利用面積 (萬平方米) | 可利用比例 (%) |
1 | 黨政機關 | |||
2 | 公共建筑 | |||
3 | 工商業廠房 | |||
4 | 農村居民 |
(五)電力消納能力情況
介紹各種電壓等級線路長度、變壓器總容量(重點介紹配電網)、年用電量、平均負荷、最大負荷、最小負荷、負荷特性等;分析當地可再生能源最大出力與午間最大用電負荷、春秋季午間用電負荷占比情況;分析可再生能源大發時刻地方主要110千伏和220千伏變電站電力上送情況。
根據現狀提出當地分布式光伏占變壓器最大容量的合理占比,確定各個區域合理建設容量。
二、發展思路
(一)發展目標
按照2023年底、2025年底兩個時間節點,分別提出屋頂光伏已開發利用面積及占比、新增裝機規模等發展目標。
(二)主要困難與解決方案
(三)開發利用模式
1、落實開發市場主體,包括確定方式、資質與實力要求、數量要求、與當地政府的合作方式等。如開發主體已落實,提供開發主體簡要情況介紹。
2、建設規模與建設進度安排。
3、明確商業模式,包括資金籌措方式、盈利模式、收益分配模式等。
4、明確接網消納方式。
5、明確運營維護模式,包括運維周期、人員及技術標準、培訓方案、服務點布局、考核標準等。
三、保障措施
1、建立健全組織領導與協調推進機制,特別是調配落實屋頂資源方式、調動各方主體積極參與光伏開發的有效舉措。
2、創新支持政策措施,包括整合鄉村振興相關項目資金,安排適當財政資金進行引導與補貼,優化分布式光伏接網、備案相關管理辦法等。
附件:
1、可提供的支持性材料,包括縣(市、區)政府相關說明或承諾、已簽訂的有關合作協議。
2、黨政機關、公共建筑和工商業主要可利用屋頂資源匯總表。
編輯:ZC
手動插入公眾號鏈接
吊車圈 掃碼加入千人吊車群
(責任編輯:吊車出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