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丨國際能源網/ 團隊
國際能源網/(微信號:)獲悉,11月9日,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向社會公開《關于印發寧夏回族自治區開發區總體發展“十四五”規劃是吊車出租的通知》,對寧夏開發區在“十四五”是吊車出租的新發展階段提出了新要求,加快風電整機裝備制造全產業鏈建設、形成光伏及風電裝備制造配套產業圈、打造輻射西北地區風電、光伏發電、新能源裝備制造及智能運維一體化基地。
根據《通知》,寧夏開發區將重點發展以光伏組件、風機制造、氫能、儲能及電池產業為重點是吊車出租的清潔能源產業集群。在寧夏中南部依托寧夏吳忠金積工業園區、吳忠太陽山開發區、中衛市海興開發區,形成光伏及風電裝備制造配套產業圈;在吳忠太陽山開發區、中衛市海興開發區以中車株洲風電、華潤電力、中核匯能等央字頭企業為龍頭,加快風電整機裝備制造全產業鏈建設,推進光伏結構件生產項目做大做強,支持嘉進盛環保節能科技等新能源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延伸風電、光伏發電產業鏈,打造輻射西北地區風電、光伏發電、新能源裝備制造及智能運維一體化基地。
在具體的風電裝備制造方面,《通知》指出將在銀川經濟開發區、寧夏吳忠金積工業園區、中衛市海興開發區打造金風、中車、GE等風電主機制造項目等項目;在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寧夏青銅峽工業園區打造舍弗勒(寧夏)風電滑動軸承項目;在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石嘴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寧夏吳忠金積工業園區、寧夏鹽池工業園區、寧夏同心工業園區、中衛市海興開發區打造中國華電集團、東方電氣自動控制工程有限公司清潔能源全產業鏈項目、上能電氣10GW逆變器生產線建設項目、銀川威力風電專用減速器研發生產項目等項目。
在發展目標方面,《通知》指出:力爭到2025年,能源清潔低碳轉型深入推進,可再生能源裝機超過4500萬千瓦,占電力裝機比重超過55%,可再生能源占新增電力裝機比重達到80%左右,占新增發電量比重超過50%;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4%(不含水電);可再生能源電力在區內消納和外送電比重均達到30%以上;光伏制造產業居行業領先水平,風電制造產業能夠支持區內及周邊資源開發,培育形成氫能、儲能產業鏈,高標準建設國家新能源綜合示范區。
《通知》對寧夏開發區清潔能源產業集群具體描述如下:
集群分布:重點發展以光伏組件、風機制造、氫能、儲能及電池產業為重點的清潔能源產業集群。總體上以兩大產業圈為主,其中北部以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寧夏寧東能源化工基地開發區為核心,形成光伏、氫能產業圈;中南部依托寧夏吳忠金積工業園區、吳忠太陽山開發區、中衛市海興開發區,形成光伏及風電裝備制造配套產業圈;寧夏鹽池工業園區依托2個千億級大氣田,發展清潔能源產業,打造自治區清潔能源樞紐中心。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以隆基綠能、隆基股份為龍頭,加快光伏組件及配套產品的生產研發能力;寧夏寧東能源化工基地開發區以寧東光伏產業為核心,加快光伏發電、電解水制氫及儲氫、煤化工補氫等全產業鏈氫能項目建設,解決氫能制儲運和綠氫耦合煤化工產業化瓶頸問題;吳忠太陽山開發區、中衛市海興開發區以中車株洲風電、華潤電力、中核匯能等央字頭企業為龍頭,加快風電整機裝備制造全產業鏈建設,推進光伏結構件生產項目做大做強,支持嘉進盛環保節能科技等新能源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延伸風電、光伏發電產業鏈,打造輻射西北地區風電、光伏發電、新能源裝備制造及智能運維一體化基地。
發展重點:持續優化能源結構,推進清潔能源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加快發展光伏、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發電。推動能源高效管理和交易,發展分布式儲能服務,實現儲能設施混合配置、高效管理、友好并網。實施一批可再生能源發電-電解水制氫項目,試點利用丙烷脫氫和氯堿副產氫。整合區域內電力資源,探索多能互補耦合制氫,形成制備方式多樣、利用途徑多元、生產成本較低的綠氫制備產業體系。支持重點企業開展水煤氣變換反應替代技術升級改造,重點在煤制甲醇、煤制油、煤制合成氨等煤化工產品生產過程中補入氫氣,減少煤氣化負荷和二氧化碳排放,釋放產能和經濟效益。
發展目標:力爭到2025年,能源清潔低碳轉型深入推進,可再生能源裝機超過4500萬千瓦,占電力裝機比重超過55%,可再生能源占新增電力裝機比重達到80%左右,占新增發電量比重超過50%;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4%(不含水電);可再生能源電力在區內消納和外送電比重均達到30%以上;光伏制造產業居行業領先水平,風電制造產業能夠支持區內及周邊資源開發,培育形成氫能、儲能產業鏈,高標準建設國家新能源綜合示范區。
來源: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
“等容更新+增容”模式!寧夏發布老舊風電場“以大代小”更新試點通知! 新能源項目需配置不低于10%儲能!寧夏正式印發促進儲能健康有序發展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