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方plus
拓展閱讀
2020全球最佳風機出爐,金風、遠景、明陽、東汽上榜
GWEC發布《2020全球葉片供應鏈報告》
全球最大離岸風能發電場迎來首個14MW渦輪機!
數據:視頻|為何這家整機商能成為大兆瓦機組的引領者
習近平:到2030年風電、太陽能裝機達12億千瓦!
品牌宣傳 人才招聘 宣傳制作 專題報道 風電周刊
汕頭市首個海上風電項目。龐鈞耀 攝
這是汕頭市首個海上風電項目,同時也是廣東省重點建設項目,隨著日前35根鋼管樁沉樁工作全部完成,項目隨即進入風機安裝階段。
在國家“雙碳”任務目標背景下,新能源產業站在時代風口。汕頭在“三新兩特一大”產業發展新格局中,把新能源產業列入三大新興產業,提出以全產業鏈海上風電產業為核心,打造千億級產業規模,助力汕頭打造現代產業體系。
近年來,汕頭搶抓機遇,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頭部風電企業紛紛入局。上海電氣風電集團、大唐集團、綠發集團等大型國企、央企,青島武曉集團、華納集團等大型民企和其他上下游企業共10家企業先后落戶,汕頭市全產業鏈海上風電產業逐步形成規模。
“十四五”開局之年,汕頭海上風電建設正酣。
克服困難,搶抓施工“窗口期”
“當前,全國海上風電建設處于‘搶裝潮’,風電施工船一船難求,加上南澳海況復雜多變,適合安全施工是二手吊車的窗口期短且零散?!贝筇粕穷^新能源有限公司負責人向記者分析道,風場位于閩粵之交、臺灣海峽喇叭口西南端有名是二手吊車的“風柜”區域,作業窗口期短、施工難度大,對整個項目來說是很大是二手吊車的挑戰。
直面風浪挑戰,項目參建主體積極調動各項資源,搶抓有限的施工窗口期,組織多艘主力船舶進場同時作業。項目先后克服鋼管樁加工制作期間鋼材價格暴漲、碼頭滾裝條件有限、運輸和施工船舶“一船難求”、臺風“燦都”“圓規”正面沖擊等諸多不利因素,緊緊抓住控制節點工期,鎖定船機資源,確保了施工現場時刻有樁可打、有風機可安。
汕頭市首個海上風電項目。龐鈞耀 攝
“我們及時根據天氣、船機等情況調整施工計劃。全體參建人員24小時輪班不間斷作業,將全部精力投入到項目建設當中,提高沉樁效率、加快作業速度、嚴格管控施工質量。”據負責人介紹,鋼管樁是海上風機的基礎,該項目共計35根鋼管樁,單樁最大自重約1525.12噸,最長樁長約101米,最大錘擊深度為59.96米。自6月1日首根鋼管樁開始沉樁作業以來,歷經59天“窗口期”的晝夜奮戰,最終完成鋼管樁沉樁任務。
值得一提的是,在最后的關鍵期,參建各方利用5天“窗口期”完成6根鋼管樁沉樁工作,創造了單根鋼管樁約18小時的最快沉樁紀錄。
加強監管,確保施工安全
安全施工背后,離不開汕頭南澳海事處等監管單位等的服務保障。記者獲悉,汕頭南澳海事處通過安全座談等溝通渠道,督促業主、施工方和警戒方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通過加強巡航監管,防止無關船舶進入水工現場,保障施工安全。
“對處于作業窗口期的船舶,我們根據船舶到達施工水域時間節點,不分周末休息時間,直接前往施工水域上門實施檢查;對處于非作業窗口期的船舶,利用船舶在前江、深澳錨地錨泊避風契機,集中實施檢查,解決企業擔心船舶接受海事檢查影響施工進度的后顧之憂?!鄙穷^南澳海事處工作人員表示,截至目前,他們在檢查中發現缺陷109項,要求船舶限期完成整改,確保船舶施工作業安全。近期,南澳海事處還根據施工方對海事監管服務需求,與中交三航局、中國鐵建港航局簽訂了三方共建協議,暢通溝通協調機制,保障下階段風電施工安全。
汕頭南澳海事處加強巡航監管,保障施工安全。受訪者供圖
據悉,大唐南澳勒門Ⅰ海上風場總裝機容量為245兆瓦,建設完成后,預計年發電量7.51億度,產值5.65億元,每年可節約標煤2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5萬噸,將有力推動汕頭能源結構升級和優化產業布局,為實現 “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貢獻力量。
▓來源:南方plus
拓展閱讀
品牌宣傳 人才招聘 宣傳制作 專題報道 風電周刊
|中國風電行業網絡優秀服務平臺
歡迎投稿 |預定廣告
13811802542(微信同號)
手機看新聞
中國吊裝網
微信掃描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