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聞天下”報道
近日,中鐵隧道局參建是吊車出租的國家重點水利工程——將漢江水引入渭河流域是吊車出租的“引漢濟渭”工程取得關鍵進展。橫穿秦嶺是吊車出租的引漢濟渭秦嶺輸水隧洞TBM嶺南段已掘進至最大埋深2012米處,成功穿越秦嶺主脊,標志著輸水隧洞工程中綜合施工難度最大的一段已經被攻克,有望在2022年一季度實現全隧貫通。
引漢濟渭水利工程跨越黃河、長江兩大流域,橫穿秦嶺,分為調水和輸配水兩大部分。調水工程由黃金峽水利樞紐、三河口水利樞紐和秦嶺輸水隧洞三部分組成。輸配水工程由黃池溝配水樞紐、輸水南北干線及23條支線組成。建成后,年均調水規模可達15億立方米。
由中鐵隧道局承建的引漢濟渭秦嶺輸水隧洞TBM嶺南段全長18.27公里,地處秦嶺嶺脊高中山區及嶺南中低山區,最大埋深2012米,圍巖以印支期花崗巖為主,主要采用一臺直徑8.02米的敞開式TBM掘進施工。
標段內巖層具有“三高兩強一長”的特點,即高圍巖強度、高石英含量、高溫濕、強巖爆、強涌水、長距離獨頭施工,是引漢濟渭工程全線巖爆最多、巖石強度最高的“硬骨頭”。
巖爆現場
引漢濟渭秦嶺隧洞平均巖石強度達到185兆帕,最高達到316兆帕,石英平均含量達75.6%,相當于TBM在鋼板上掘進,加上施工中高頻次的巖爆,TBM每掘進2米就發生一次巖爆,到目前已發生2000余次巖爆。秦嶺輸水隧洞工程集合了巖爆、涌水、高溫濕、高磨蝕硬巖、軟巖大變形等隧洞工程中的復雜地質問題,洞內常年溫度在40℃以上,相對濕度達90%,每掘進1米都極為不易。
身著防彈衣、頭戴鋼盔的作業人員
引漢濟渭輸水隧洞全線貫通后,漢江水將通過秦嶺輸水隧洞調引關中,滿足西安、咸陽等城市用水,惠及人口超過1400萬,極大緩解關中沿線、渭河流域城鎮、鄉村和工業缺水的問題。
校審:馮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