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廣聯達新建造的第491篇原創分享
文 | 向瑤 中建四局第一建設有限公司
白云機場三期項目BIM負責人
來源 | 廣聯達新建造(ID:Glodon-NB)
本文詳細介紹白云機場三期裝配式安置區及配套工程應用BIM的全過程。共計2874,預計閱讀8分鐘。
01
項目概況
項目簡介
白云機場三期龍口-小布安置區項目位于廣州市花都區三東大道以南,G106國道以東。項目總占地面積38.31萬㎡,總建筑面積40.87萬㎡,總投資21.2億元吊車,項目工期869天,共分為六個地塊、包含公建、住宅與市政等建設內容,地塊二為公交站,地塊六為幼兒園。裝配式設計范圍包括地塊一,地塊三,地塊八的38棟住宅,裝配率大于55%吊裝機械基礎設計軟件,地塊七養老院,裝配率為66.4%。
項目重點應用介紹
BIM全過程常規應用
(1)設計類:裝配式標準化設計方案 、 CIM技術實施應用
(2)施工類:全專業深化設計、施工方案模擬優化、質量安全管理
(3)運維類:運維模型交付及數據更新
BIM創新應用
(1)裝配式建造體系:中建快速裝配式框架體系(PPEFF)
(2)BIM+管理:BIM5D施工進度管理應用
3.工程重難點分析
4.BIM應用策劃內容
02
BIM技術應用整體方案
1.BIM組織架構圖
白云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周邊臨空經濟產業園區基礎設施一期工程(龍口—小布安置區)BIM組織架構圖
2.軟硬件配置
3.BIM應用標準
在正向設計策劃的指導下,編制了項目的BIM執行策劃書、BIM應用實施標準、BIM5D應用實施方案開展BIM工作,明確BIM應用目標,模型深化集成應用點、項目BIM建模標準(設計協同版),保證模型有效傳遞。
4.施工階段項目BIM工作制度
BIM中心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以及分包管理制度,定期召開設計分包協調會總結成果,并以工程聯系單的形式進行管理約束。
03
BIM技術應用實施過程
(一) 基礎技術培訓
為貫徹執行項目BIM策劃書,項目BIM中心多次舉辦項目BIM應用相關培訓及交底,對平臺應用功能進行培訓,保BIM應用的全員普及及大力推廣。
(二) 聯合推動計劃
項目經理說道:機場三期項目是繼廣州北站、花都法院、華工項目之后,我們公司與廣聯達合作的又一個項目。希望借這個機會凝聚共識、繼往開來,為后面項目的推動打下良好的基礎。我們發揮合作雙方在各自領域的資源優勢,為集團的信息化轉型貢獻有力的支撐。
(三) 全過程BIM常規應用
1.設計階段
輔助設計:模型建好后可通過配套軟件進行設計前評估、碰撞檢查、凈空分析、方案比選,提前發現錯誤,實現一處更改,處處更新,進一步優化設計。
性能化分析:建筑模型包含設計信息(幾何信息、材料性能、構件屬性等)二手吊車,將模型導入性能化分析軟件,即可得到相應的分析結果,縮短性能化分析的周期,提高設計質量。
擴展應用-審查系統:本項目作為首個試點BIM線上施工圖審查和CIM平臺的測試和運營項目。已完成龍口小布項目建筑、結構、機電BIM審查模型上傳。
2. 施工階段
施工階段考慮施工便利性,進行一次性管線綜合,節約專業分包管線優化時間,節省溝通成本。
虛擬質量樣板管理:利用BIM技術將工法樣板間做成三維模型,在正式施工前對工人進行三維交底,確保樣板先行,保證施工質量。
質量管控和追蹤:通過平臺中的質量管理模塊,每個構件質量責任落實到人,出現問題實時跟蹤、整改、反饋,手機端進行質量問題追蹤,利用PC端匯總質量數據匯總分析。
安全問題追蹤:利用安全管理模塊,配合手機端、PC端進行安全管控,實現安全問題“即發現、即處理”,加強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管理,并以平臺分析數據作為班組評優依據。(平臺已上傳并解決的安全問題196個)
機械設備安全:移動端實時記錄機械設備的檢查隱患情況,自動生成 檢查記錄臺賬,保障設備檢查工作的落實。
3. 運維階段
BIM團隊與使用單位預先溝通,明確運維模型移交和運維數據維護的BIM技術應用重點。
(四) BIM創新應用
1.中建快速裝配式框架體系(PPEFF)
養老院采用新型預應力快速裝配式框架體系(簡稱PPEFF體系)。±0.000以上采用預制框架柱,框架柱采用灌漿套筒連接,二層及以上樓板采用預制空心樓板及預制預應力疊合梁,該項目按國標預評價裝配率達到66.4%,達到A級要求。
吊裝前吊裝機械基礎設計軟件,基于BIM應用之上,制作工序動畫,對現場管理人員及工人進行施工技術交底,為后續施工提供有力保障。
2.BIM5D施工進度管理應用
計劃先行:項目針對進度管控難點,制定總計劃——期間計劃——周計劃分級管控措施。由技術部主導,使用斑馬進度制定總計劃,審核監督工程部制定實施月、周進度計劃,工程部對班組交底落實計劃并進行任務派分至手機端任務跟蹤。
任務到人:通過進度管控平臺進行任務派發,將施工任務匹配到每個棟號長。棟號長每天利用手機端進行任務情況追蹤,在平臺導出進度對比分析數據用以生產例會的數據支撐。
3D形象進度:通過3D作戰地圖將現場實際施工進度和理論進度進行對比,端清晰直觀了解現場施工進度,模型基本信息以及周計劃跟蹤控制數據。
04
BIM技術應用總結
經濟效益:本項目設計階段BIM綜合應用產生經濟效益約94.7萬元,施工階段產生經濟效益為128.9萬元,項目BIM綜合應用產生總經濟效益為223.6萬元。
社會效益:
業主認可:定期向業主匯報展示階段性應用成果,展示公司BIM實力,做到“現場出市場”;
企業推廣:多次組織全員培訓BIM技術,官網一線動態展示,推動企業宣傳;
提質增效:建立了以BIM模型為中心的項目管理平臺和提高參與各方溝通效率的云端平臺;
科技創新:充分利用BIM技術進行施工工法創新,目前“基于CIM平臺的裝配式結構工程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課題已立項成功。
管理效益:項目部共培養5名BIM施工方向人才,具備施工+BIM經驗,為公司總承包管理+BIM模式項目儲備資源;輸出一套BIM+智慧工地項目的標桿策劃,形成一套基于中建四局一公司廣州分公司管理模式的應用方法,滿足公司后續推廣需求。
05
下一步規劃
資源投入方面:投入GIS和IOT基礎數據采集設備; 投入廣州市CIM數據接口設備;投入CIM人才培養。
人才培養方面:重視設計能力和設計理念的培養;加強現場施工管理應用能力培養;加強BIM前沿技術的培養和學習;強化BIM技術與物資等跨部門的應用培訓。
領域探索方面:完善BIM施工總承包管理體系,總結項目經驗;裝配式PC構件進行定位追蹤。
在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與建筑業的深度結合——建筑業的信息化必然發生,而 BIM技術正是建筑設計、施工、管理等實現信息化的實踐手段。
我國對BIM技術在建筑業的應用和推廣十分重視,而機場三期項目現在正處于助推企業轉型升級的突破口,下一步項目計劃信息化方面做到以上幾點,爭取更進一步,為行業信息化轉型貢獻有力的支撐。
-END-
設計 | 祁明亮
監制 | 馮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