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煤礦智能化采掘工作面
2019年275個
2020年494個
已建成煤礦智能化掘進工作面超123個
許多國有大型煤礦采用了具備感知、記憶和決策能力的液壓支架、采煤機、刮板輸送機等裝備,形成“有人巡視、無人操作”的智能開采新模式
大事記
★2014年6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上明確提出“四個革命、一個合作”重大能源戰略思想,推動煤礦智能化建設提速。
★2015年5月19日,原國家安監總局、原國家煤監局主辦的全國煤礦自動化開采技術現場會在陜煤集團黃陵礦業公司召開,學習推廣黃陵一號煤礦智能化無人開采先進經驗。
★2016年4月7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出臺我國《能源技術革命領導創新行動計劃(2016-2030)》,首次在國家層面制定了“提升煤炭開發效率和智能化水平,研發智能化工作面,重點煤礦區基本實現工作面無人化”的發展目標。
★2019年1月9日,原國家煤監局發布《煤礦機器人重點研發目錄》,列出5類38種煤礦機器人。這是國際上首個完整的煤礦機器人技術體系。
★2019年5月9日,由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和山東能源集團主辦、山東能源棗礦集團承辦的全國煤礦薄煤層智能開采現場推進會在棗礦集團召開,將智能化建設“山東經驗”推向全國。
★2019年8月20日至25日,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舉辦,增加煤礦機器人專場論壇,聚焦煤礦機器人發展現狀。
★2020年2月25日,八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了煤礦智能化的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
★2020年11月25日,國家能源局、原國家煤監局印發通知,確定71處煤礦為國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設煤礦。
★2020年11月26日,全國煤礦快速掘進現場交流會在陜西榆林舉辦,學習推廣“榆北經驗”。
主要產煤省份進展與目標
山西
2020年2月,山西五部門聯合發布通知吊車出租,確定10座煤礦為山西省智能煤礦建設試點淮北華電自動化,50個綜采工作面為山西省智能綜采工作面建設試點。
2020年5月,《山西省煤礦智能化建設實施意見》印發。
2020年12月,山西省政府制定了《2021年度全省深入推進煤礦智能化建設工作方案》,提出2021年要推動全省1000個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建設,拓展智能化應用場景,全面推進煤礦固定場所無人值守、關鍵環節機器人替代,實現智能化采煤工作面減人60%,全省井工煤礦單班入井人數減少10%至20%。
內蒙古
2020年6月,九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全區煤礦智能化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1年,建成50個智能工作面;重點在沖擊低壓、煤與瓦斯突出等災害嚴重礦井、存在3種較大安全風險的煤礦、近兩年竣工投產的300萬噸/年以上煤礦實現智能化;到2025年,117處井工礦實現全部固定崗位機器人作業。
貴州
2020年7月,貴州省能源局等八部門聯合印發《貴州省煤礦智能化發展實施方案(2020-2025年)》,提出到2022年底,力爭建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60個以上;到2025年底,大型煤礦基本建成智能煤礦,全省生產煤礦綜采、綜掘工作面基本實現智能化。
2020年12月,貴州印發《貴州省智能煤礦建設指引(試行)》。
河南
2019年8月,河南通過了《河南省煤礦智能化建設實施方案》,提出到2021年底,全省年產60萬噸及以上煤礦基本完成智能化升級改造,年產60萬噸以下煤礦淘汰炮采工藝。
河北
2020年6月,四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河北省煤礦智能化建設和防沖擊地壓工作的意見》,提出到2021年底,煤與瓦斯突出礦井的突出危險區域、水文地質條件極復雜的采煤工作面必須實現智能化開采;到2025年底,大中型煤礦和災害嚴重煤礦實現智能化開采。
山東
2019年11月,《山東省煤礦智能化建設實施方案》通過。
2020年5月,《山東省煤礦智能化驗收辦法(試行)》印發。
2020年12月,多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全省煤礦智能化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1年,省屬煤礦、生產能力120萬噸/年以上大型煤礦、高瓦斯煤礦、煤與瓦斯突出煤礦實現智能化開采,采煤和掘進工作面作業人員分別控制在16人和9人以內;到2025年,全省煤礦完成智能化改造。
安徽
2020年6月,安徽省發改委、安徽省能源局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1年,全省共建成6處智能化示范煤礦;到2025年,全省45%左右的煤礦基本實現智能化;到2035年,全省各類煤礦基本實現智能化,建成智能感知、智能決策、自動執行的煤礦智能化體系。
寧夏
2020年8月,《寧夏回族自治區煤礦智能化發展實施方案》印發,提出到2021年,建成1座智能化示范煤礦,建成5個以上智能化綜采示范工作面;到2025年,120萬噸/年及以上大型煤礦和災害嚴重煤礦基本實現智能化;到2035年,寧夏各類煤礦基本實現智能化。
云南
2020年11月,八部門聯合印發《云南省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云南省將推動建成一批智能化示范煤礦,所有大型煤礦和災害嚴重煤礦基本實現智能化;到2035年,全省各類煤礦基本實現智能化。
部分煤炭企業行動與實踐
2014年5月8日,陜西煤業化工集團黃陵礦業公司一號煤礦1001工作面成功通過順槽控制中心遠程干預的方式實現無人化開采,創造了連續3個工作循環采場無人的紀錄。
2015年3月,原淮南礦業集團在高瓦斯突出煤層——張集煤礦1312(1)工作面開展智能化開采工作。
2016年底,原同煤集團同忻煤礦8202綜采工作面成功運行。該工作面成為國內煤炭行業首個智能化綜放工作面。
2017年9月,國內首臺礦用全斷面硬巖快速掘進機“神盾重慶一號”在遼寧鐵法能源通用重機公司成功下線,并運往重慶能源集團松藻煤礦投入使用。
2018年5月,兗礦貴州能化發耳煤礦31004采煤工作面通過驗收,是當時我國西南地區唯一的省級智能化采煤工作面。
2019年1月,國內首個深部沖擊地壓煤層大采高智能化工作面——門克慶3103智能化工作面通過驗收。該項目由中煤集團牽頭,中煤裝備公司和中天合創公司聯合研發。
2019年7月,全國首個煤與瓦斯突出礦井薄煤層“110工法”智能化綜采工作面在華晉焦煤沙曲二礦3402智能化綜采工作面建成。
2019年8月,山東能源淄礦集團許廠煤礦1333工作面順利實現智能化充填開采吊車,成為國內首個掌握此項技術的煤礦。
2020年6月,原陽煤集團聯合中國移動、華為公司,在新元煤礦井下534米處,開通了我國首個煤礦井下5G網絡,這也是目前世界地下最深的5G網絡。
2020年6月,國內首個智能化薄煤層綜采工作面在國家能源集團神東煤炭榆家梁煤礦43101工作面貫通。
2020年8月,全國首套智能掘進機器人系統在陜煤集團榆北小保當公司地面聯合試運轉取得成功。
2020年9月淮北華電自動化,在全國煤礦智能化裝備和煤礦機器人展覽會上,國家能源集團展出5大類21種102臺機器人。
2020年10月,山東能源集團發布了礦用高可靠5G專網系統,該系統入選2020年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名單。
相關標準出臺
?2019年10月21日,陜煤集團黃陵礦業公司聯合應急管理部煤礦智能化開采技術創新中心、華北科技學院編制完成的“智能化無人綜采工作面”企業標準通過審查。
?2019年下半年,中國煤炭科工集團開采研究院受國家有關部門委托,啟動煤礦智能化標準體系的編制工作,制定了《智能化煤礦(井工)分類、分級技術條件與評價》和《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分類、分級技術條件與評價指標體系》兩項通用基礎標準。2020年10月,該標準由中國煤炭學會以煤炭團體標準形式發布,于2020年11月1日正式實施。
?2020年6月,山西省出臺《智能煤礦建設規范》。同年12月,山西省能源局制定了《全省煤礦智能化建設評定辦法(試行)》和《全省煤礦智能化建設基本要求及評分方法(試行)》。
?2020年8月,《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礦井建設技術標準》通過評審驗收。該標準為安徽省和中煤集團首個智能化礦井建設技術標準。
多個產學研用聯盟建立
2016年5月28日
全國首家煤礦智能化開采技術創新中心落戶陜煤集團黃陵礦業公司。
2017年8月8日
安徽理工大學聯合14家單位共同組建的煤炭安全智能精準開采協同創新組織成立。
2017年9月25日
煤炭行業智能礦山工程研究中心在原神華煤炭集團揭牌。
2019年1月26日
原兗礦集團煤礦智能開采試驗中心揭牌。
2019年6月20日
淮北礦業集團、四川航天智能化開采技術研發聯合中心揭牌。
2019年7月7日
煤礦智能化技術創新聯盟成立。該聯盟由中國煤炭學會和中國煤炭科工集團發起,聯合相關企業、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等27家單位共同成立。
2019年8月8日
由寧夏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公司、寧夏廣天夏電子科技公司聯合建設的可視化智慧礦山實驗室揭牌。
2020年5月11日
山西焦煤集團西山煤電智能化研究院掛牌成立。
2020年7月22日
中國煤炭行業煤礦機器人工程研究中心在京能集團成立。
2020年11月3日
國家能源集團、中國煤炭科工集團在北京聯合成立煤礦智能化協同創新中心。
2020年12月18日
煤機裝備智能化產業聯盟成立,鄭州煤礦機械集團、中煤張家口煤礦機械公司等27家單位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