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生產
有料丨有用丨有干貨
關注
為預防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在施工過程中易發、頻發的生產安全事故,保障施工安全,住建部特制定并頒布了《建筑施工易發事故防治安全標準》(JGJT 429-2018)。該標準根據事故類型以及易發、頻發性分別講解了坍塌、高處墜落、物體打擊、機械傷害、觸電、起重傷害以及其他事故的防治注意事項。下面小編為大家一一介紹該標準中的具體內容。
高處墜落專題——吊裝與安裝工程
1、起重吊裝懸空作業應有安全防護措施,并應符合下列要求:
(1)結構吊裝應設置故可靠的高處作業操作平臺或操作立足點;
(2)操作平臺外圍應設置防護欄桿;
(3)操作平臺面應滿鋪腳手板,腳手板應鋪平綁牢,不得出現探頭板;
(4)人員上下高處作業面應設置爬梯,樓道的構造應符合相關規范標準要求。
2、鋼結構構件的吊裝吊車出租,應搭設用于臨時固定、焊接、螺栓連接等工序的高空安全設施吊裝作業安全操作,并應隨構件同時起吊就位,吊裝就位的鋼構件應及時連接。
3、鋼結構安裝宜在施工層搭設水平通道,通道兩側應設置防護欄桿。
4、鋼結構或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安裝作業層應設置供作業人員系掛安全帶的安全繩。
5、在輕質型材等屋面上作業,應搭設臨時走道板,不得在輕質型材上行走;安裝輕質型材板前,應采取在梁下張設安全平網或搭設腳手架等安全防護措施。
6、當吊裝屋架、梁、柱等大型混凝土預制構件時,應在構件上預先設置登高通道和操作平臺等安全設施,操作人員必須在操作平臺上進行就位、灌漿等操作。當吊裝第一塊預制構件或單獨的大中型預制構件時,操作人員應在操作平臺上進行操作。
7、吊裝作業中,當利用已安裝的構件或既有結構構件作為水平通道時,臨空面應設置臨邊防護欄桿,并應設置連續的鋼絲繩、鋼索作安全繩。
8、裝配式建筑預制外墻施工所使用的外掛腳手架,其預埋掛點應經設計計算,并應設置防脫落裝置二手吊車,作業層應設置操作平臺。
9、裝配式建筑預制構件吊裝就位后,應采用移動式升降平臺或爬梯進行構件頂部的摘掛鉤作業,也可采用半自動脫鉤裝置。
10、安裝管道時,應有已完結構或穩固的操作平臺為立足點,嚴禁在未固定、無房戶的結構構件及安裝中的管道上作業或通行。
建筑施工易發事故防治
安全培訓
隨著我國建筑工程行業的高速發展,建筑施工項目數量、規模不斷擴大,施工現場的不確定性因素增加,事故發生的概率也不斷提高。
為了預防建筑施工過程中易發、頻發的生產安全事故吊裝作業安全操作,保障施工安全,企業必須高度重視對施工作業人員的安全培訓教育工作,使作業人員提前預知施工中存在的事故易發高發風險點,降低各類事故的發生概率。
1、運用智能化安全培訓終端,開辟多媒體化、高效安全培訓的新天地。
通過多媒體安全培訓工具箱、手機APP等智能終端設備,隨時隨地在項目現場建立起安全培訓“移動教室”,以趣味性的多媒體動畫課程,替代枯燥乏味、灌輸式的安全知識宣教。同時,建檔、考勤、視頻培訓學習、現場答題考核、培訓數據上傳等實用功能可以讓安全培訓真正實現提質增效。
2、借助VR、AR等新興技術,與安全生產相結合,打造體驗式安全教育。
通過建立VR安全培訓體驗館、安全體驗基地等,將作業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類安全風險和事故隱患以及慘重的事故后果,以高度逼真的VR模擬體驗,為作業人員提前打“預防針”,起到警惕預防的效果,切實提高人員的安全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