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煙臺與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正式簽約,兩對動車組旅客列車正式駛上“快車道”。伴隨著列車班次的增容擴能,與煙臺境內高鐵建設全面鋪開,膠東經濟圈與省會經濟圈融合發展,推動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加快形成。市民享受高鐵出行紅利同時,城市競爭力也因交通賦能而持續升格。
一列“復興號”列車行駛在青榮城際鐵路煙臺段。YMG全媒體記者 唐克 攝
這個春天,高鐵成為煙臺格外醒目的關鍵字。享受“高鐵速度”的激昂與豪邁,溢于言表,喜上眉梢。以高鐵建設為契機,“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市將繼續深化交通強國、交通強省試點建設,加快構筑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打造人民滿意交通,為建設新時代現代化強市提供強勁支撐。
朝發而夕歸,煙臺出行迎來全面提速
本周五,伴隨2對4趟煙臺南至濟南東直達旅客列車首發,兩地通勤時間首次縮短至100分鐘大關,這也標志著煙臺提前邁入“高鐵時代”,兩地實現真正意義的“朝發夕歸”,市民出行時間和成本再度壓縮同時,選擇也愈發多元。
市民乘動車出行。YMG全媒體記者 唐克 攝
去年11月26日,濰萊高鐵正式開通運營,煙臺前往濟南不再繞行青島北站,港城省會實現“兩小時生活圈”;時隔僅3個多月,兩市最快通勤再度縮短1小時;未來濰煙、萊榮高鐵開行后,煙臺將實現省內全部城市當日往返。“協議的簽訂,是發展所需,民心所向。煙臺南往返濟南東一站直達列車的開行,充分體現了煙臺市委、市政府為民服務的情懷和責任擔當,將進一步提高煙臺市與省會城市間的通達性。”簽約現場,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副總經理丁永民表示。記者了解到,我市將全力配合做好開行列車各項準備工作,在保障列車正常運營上給予積極支持,把這條線路打造成為推動煙臺高質量發展的“金色之路”。
與風馳電掣的“高鐵速度”遙相呼應,是今年以來高鐵建設的“煙臺速度”。新年的港城春寒料峭,境內各高鐵工地卻是一派熱火朝天。
高鐵建設提速升級。YMG全媒體記者 唐克 攝
2月3日,伴隨著大型旋挖鉆輕舒猿臂,濰煙高鐵福山段20號、21號主墩樁基施工全面展開,高鐵上跨沈海高速跨徑128米特大橋,將伴隨著20根樁基施工的全面完成初見輪廓;在清洋街道姜家莊村,鐵路沿線清表全部完成,4處控制性工程全面開工,項目“會戰”的號角已全面吹響。
2月23日,濰煙鐵路全線首孔箱梁在萊州東制梁場成功開盤澆筑,未來,522孔鐵路專用箱梁將從這里完成預制及架設,中電建路橋濰煙鐵路2標萊州東制梁場全面轉入主體工程施工階段。
3月9日,龍口市蘆頭鎮前欒村濰煙高鐵建設現場煙臺吊車出租,吊裝機械徐徐提升,對高架橋墩身模板進行精確安裝。歷經打樁、回填、出承臺、起墩身、架梁、鋪軌等多個工序后,一座承載高鐵列車的高架橋,將實現“天塹變通途”……
開年即決戰、起步即沖刺的節奏煙臺吊車出租,定格于每一臺轟鳴的鉆機、每一輛奔行的車輛,每一個忙碌的身影。開往春天的高鐵,正愈發“夢想照進現實”。
末端變門戶,市民愿景插上“高鐵翅膀”
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如今黃金通衢,越走越寬。
一列“復興號”列車行駛在青榮城際鐵路煙臺段。YMG全媒體記者 唐克 攝
2014年至今,短短六年多,我市鐵路建設不斷取得跨越式發展,一舉從全國鐵路網末端城市,升格為門戶城市:青榮城鐵開通,煙臺昂首步入“動車時代”;龍煙鐵路開通運行,煙臺北部沿海客運鐵路完成“零的突破”;大萊龍鐵路擴能改造工程全面啟動,年內將實現德龍煙鐵路全線貫通。2020年濰煙高鐵、萊榮高鐵開工建設,今年將投資百億元加快建設,預計2024年建成通車,屆時,煙臺將全面建成“兩縱四橫”鐵路網,客貨運及高速鐵路覆蓋全域。
一列列駛上煙臺軌道的“復興號”,承載的不僅是市民便捷出行的夙愿,更賦予沿線城鎮居民前所未有的愿景。
市民乘動車出行。YMG全媒體記者 唐克 攝
“小時候,就常聽到長輩們說起坐火車去煙臺的各種不便,綠皮車‘叮當作響’,慢吞吞地開上七八個小時。從前在煙臺上學,每年最怕的就是放假,要在擁擠、悶熱的車廂里耗上近4個小時,才能到家。”作為在煙求學、工作多年的濰坊人,市民陳玉凝對行駛緩慢、逢站必停的“綠皮車”記憶猶新,但如今,伴隨濰煙高鐵開工,“我最盼望的就是高鐵提前完工、早日開通,未來我肯定會更多首選高鐵往返,畢竟,高鐵比自駕既快捷又環保。”
高鐵開到家門口,沿線居民與全國各地的時間、空間和心理距離,前所未有地拉近:62歲的蓬萊區南王街道牛山楊家村村民王擁軍,想要坐上高鐵和家人一起出門“開眼界”,萊陽市羊郡鎮九家夼村黨支部書記梁孟江,期待著高鐵開行后在外務工的年輕人早日返鄉吊車公司,投身地方建設,海陽市龍山街道工委書記姜軍橋,憧憬著高鐵帶動當地高端服務業、文化旅游、康養等產業“齊頭并進”:“2-3年時間,龍山街道將成為濱海城市新區、高端服務業聚集新區、文旅康養新區。街道還將進一步發揮區位優勢,聚力精品漁家樂品牌創建,打造漁俗文化、休閑旅游特色品牌,讓高鐵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新動能。”
厚積方薄發,立體交通建設只爭朝夕
高鐵列車往來穿梭。YMG全媒體記者 唐克 攝
作為基礎設施建設“開路先鋒”,交通的先決意義和乘數效應,伴隨“新基建”鋪開而愈發彰顯。去年以來,我市藉濰煙高鐵、萊榮高鐵開工契機,掀起新一輪重大交通項目建設熱潮。蓬萊國際機場二期工程正式開工,煙臺港西港區304號-306號通用泊位建成投產,大萊龍鐵路擴能改造主體完工,文登至萊陽高速公路正式通車,航空、港口、鐵路、公路高效聯動,聚合發力。
“煙臺高鐵乃至交通體系的全面升級,給乘客和市民帶來實實在在的便利和福祉,之于城市,更意味著產業轉型升級、新區持續賦能,進而實現城市競爭力的躍遷。煙臺有望藉立體交通格局的全面優化,在未來升級為聯通東、西、南、北的嶄新交通樞紐。”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魯東大學教授劉良忠表示。“未來,航空、鐵路、高速、公交、出租車、旅游班車乃至軌道交通‘零換乘’,大量節約出行時間和成本同時,還將加速資本、產業、科技、人才等要素資源聚集,煙臺不但有望躋身全國交通樞紐城市之列,在整個東北亞地區的交通地位和城市知名度,也將再度得以提升。”
“十四五”開局之年,煙臺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快馬加鞭”:年內,共安排新建續建重點項目29個,其中鐵路項目4個;軌道交通項目3個;公路項目12個;港口項目5個;機場項目4個;樞紐場站項目1個。
其中,備受關注的濰煙高鐵區間路基土石方全部完成,站場(不含煙臺南站)完成80%,橋梁樁基完成90%;萊榮高鐵區間路基土石方全部完成,站場完成40%,橋梁樁基完成90%;大萊龍鐵路擴能改造工程完工,城市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適時啟動建設。煙臺蓬萊國際機場二期T2航站樓工程主體施工完成90%二手吊車,機場二期擴建供油工程完成配套節點施工。推進G18榮烏高速煙臺繞城段改擴建、G15沈海高速福山收費站改擴建等重點項目,完成G517長萊線蓬萊段、S307小萊線萊州段等大中修工程,啟動G308文石線萊陽段、海陽段及S207萊乳線牟平段等改建工程。煙臺港西港區30萬噸級原油碼頭二期工程沉箱完成安裝,開工建設煙臺港龍口港區南作業區1#-3#通用泊位工程、6#-7#液體化工泊位工程、航道工程及龍口南山LNG接收站一期碼頭工程。長島綜合交通樞紐工程、蓬萊國際機場交通中心和城鐵南站綜合客運樞紐也將陸續加快建設。
海空兩港帶動,公鐵雙網支撐,國省道、高速公路、城際鐵路、鐵路輪渡、空港、航運多元化交通方式交織,日漸輪廓清晰的煙臺立體交通體系,將為全市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當好先行、做強支撐,為煙臺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