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子公司的支持力度超乎常理。
一份來自中國證監會的立案調查書,讓上海電氣這家老牌國企,再次陷入輿論漩渦。
7月5日晚間,上海電氣發布公告上海電氣財務公司,稱其收到中國證監會對公司的《調查通知書》,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上海電氣財務公司,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
一時之間,各大投資互動平臺“炸開了鍋”,不少投資者充斥著質疑、擔憂情緒——上海電氣因何被立案調查?立案調查后是否會存在“ST”的可能?投資者是否可以提起索賠訴訟?
7月6日,針對上海電氣被立案調查的情況,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撥打該公司董事會秘書處的電話,未獲接聽。
一位證券維權律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上海電氣被立案調查可能與此前公布的重大風險提示相關,“從4月末發現子公司應收賬款普遍逾期后,直到5月末才對外披露,這已經不符合上交所發布的《股票上市規則》中關于信息披露及時、公平等基本原則。”
今年5月30日,上海電氣發布重大風險提示公告,其控股子公司上海電氣通訊技術有限公司(下稱通訊公司,上海電氣持股40%)應收賬款普遍逾期吊車,存在大額應收賬款無法收回的風險。極端情況下,通訊公司可能對上海電氣的歸母凈利潤造成83億元的損失。
該風險一經公示,上海電氣次日股價旋即跌停。截至7月6日,該公司盤中股價最低觸及3.91元/股,創下近七年來的新低。
股票“破凈”卻并非“黃金坑”
在老一代上海人的記憶中,坐落在上海西南方位的閔行區,流傳著“四大金剛”的說法——上海電機廠、上海汽輪機廠、上海鍋爐廠和上海重型機器廠,見證著上海制造業歷史的成長。后來的“四大金剛”,在20世紀80年代國企改革的浪潮中,成為組建上海電氣的重要資產部分,也奠定了后者在整個國內制造業領域舉足輕重的地位。
上海電氣是一家大型綜合性高端裝備制造企業,主導產業聚焦能源裝備、工業裝備、集成服務三大領域,產品包括火力發電機組(煤電、氣電)、核電機組、風力發電設備、輸配電設備、環保設備、自動化設備、電梯、軌道交通和工業互聯網等。截至2021年一季度,上海電氣總資產為3129億元,歸屬母公司股東權益約699億元。
龐大的資產規模之下,上海電氣對外投資了上百家子公司。根據啟信寶提供的信息,該公司對外投資企業共計124家。截至2020年底,上海電氣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期末賬面價值488.94億元。
作為國內裝備制造的巨頭企業,近些年來,上海電氣進入轉型期。上海電氣總裁黃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該企業的轉型可以概括為“三個加快”:加快從傳統能源裝備向清潔能源裝備的轉型升級;加快從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轉型升級;加快從單一制造向制造+服務模式轉型升級。
轉型的效果在業績層面也得到體現。2018年,上海電氣的營收邁入千億元大關。2020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1372.85億元,同比增長7.6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7.58億元,同比增長7.34%。
不過,頭頂“千億營收”、“千億凈資產”等光環的上海電氣,近些年來卻陷入估值困境。
7月6日,受立案調查的利空消息影響,上海電氣股價下跌4.8%,并在盤中創下近幾年來的新低。股價持續低迷之下,該公司股價破凈,即當前股價已經低于其每股凈資產。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上海電氣每股凈資產約4.45元。而該公司最新收盤價為3.97元/股,即最新市凈率為0.89。
但在一些投資者看來,破凈并不意味著上海電氣的股價已經砸出了“黃金坑”。最大的不確定性在于吊車,通訊公司最終會給上海電氣帶來多大的負面影響?
根據上海電氣此前發布的公告內容,假設通訊公司出現應收賬款無法收回、存貨無法變現等重大損失,直接影響的是其投資權益。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上海電氣對通訊公司的股東權益賬面值為5.26億元,即影響等值的凈利潤。
令投資者不安的是通訊公司可能造成的另一大風險。上海電氣表示,其向通訊公司提供的股東借款金額合計為77.66億元,均存在重大損失風險。兩大風險損失疊加,上海電氣所稱的“極端情況下,最終可能對公司的歸母凈利潤造成83億元的損失”的說法便由此而來。
83億元的凈利潤損失風險,意味著一旦該可能性出現,上海電氣至少需要花兩年時間才能填補這一“窟窿”。
悲觀情緒之下,上海電氣的股價承壓。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該公司的融資事項。
今年3月份,上海電氣發布2021年度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擬發行股票15.7億股,募資不超過50億元,用于零碳能源電力技術研發項目、智慧城市關鍵平臺及系統開發項目、星云智匯工業互聯網平臺升級及創新應用項目等。
但因“可能存在發行價格低于公司每股凈資產的情形”,上海電氣5月份發布公告稱,“為維護國有資產權益及避免公司股東權益過度攤薄,經綜合分析,審慎考慮,同意終止公司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事項。”
對子公司支持力度超乎常理
圍繞在通訊公司的待解之謎不少:該公司為何突然暴雷?上海電氣為何借款77億元給這家公司?超乎常理的支持力度下,上海電氣又能從通訊公司身上獲得什么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