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追蹤
在停牌籌劃定向增發注入資產后不到一個月,上周五國電電力(600795)公布了《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擬向大股東中國國電定向發行不超過7.83億股,用來購買國電江蘇電力有限公司80%股份。此次收購對國電電力的業績有多大提升?中國國電還會向國電電力注入哪些資產?
國電江蘇公司收益不錯
國電江蘇公司地處我國經濟發達地區,上網電價和機組利用小時相對較高,盈利能力強,發展前景好。因此,收購完成后,公司的營業收入和盈利能力都將進一步得到提高。
公開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1-7月,江蘇電力實現營業利潤9.54億元,凈利潤7.62億元,其中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4.47億元,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率為16.74%。
據國信證券研究員徐穎真分析,不考慮本次收購,預計國電電力2009年的凈利潤為20.7億元國電大渡河,相當于每股收益為0.38元;2010年的凈利潤為22億元,相當于每股收益為0.40元。根據華東電廠的普遍情況進行推測如下,1-7月江蘇公司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47億元,80%的權益相當于3.58億元,由于華東地區火電企業下半年情況顯著好于上半年,預計今年全年可實現凈利潤10億元,80%對應8億元,同時由于下屬電廠電價低于標桿因此暫無電價下調風險。假設2010年行業維持目前比較平穩的態勢,2010年實現增發后公司可實現合并凈利潤30億元,對應增發后的總股本61.62億股,相當于每股收益為0.48元,即理論上增厚幅度為20%。
還有資產進一步注入
早在2006年國電電力股改之時,控股股東中國國電就曾承諾:以國電電力為平臺,將中國國電優良的經營性資產注入國電電力,以使國電電力長期、持續、健康、穩定發展。此后,國電電力先后收購了中國國電持有的國電浙江北侖第一發電有限公司70%股權、國電石嘴山第一發電有限公司60%股權、國電大渡河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18%股權、國電內蒙古東勝熱電有限公司50%股權、國電建投內蒙古能源有限公司50%股權和浙江北侖發電有限公司2%股權。
盡管已經陸續有多處資產注入國電電力,但業內人士認為,此前國電電力擁有的裝機容量占國電集團總規模的比重仍比較低。聯合證券研究員王爽指出,截至今年9月底二手吊車,國電集團擁有控股裝機容量達7695萬千瓦,其中火電裝機容量為6846萬千瓦,資產注入的前景十分廣闊,而目前只是開始。
國泰君安研究員王威認為,國電電力是電力板塊中極少數能較好實現資產注入預期的公司之一。自股改過程中得到國電集團承諾以其為電力資產整合平臺、逐步實現整體上市以來,已是按部就班地實施第二次向集團的資產收購,良好的節奏把握及增厚效應國電大渡河,令市場對其未來的進一步電力資產整合充滿正向預期。
申銀萬國研究員余海、王海旭指出,國電集團選擇盈利回升明顯的江蘇地區資產進行注入,進一步明晰國電電力未來成長性。同時江蘇公司剩余20%股權還在國電集團中,主要是為國電集團繼續在江蘇拓展火電和新能源發電等電源項目做準備,不排除未來繼續注入國電電力的可能。
合理估值應在9元以上
在國電電力復牌后,券商研究員多數認為國電電力在獲得資產注入后,將會明顯提升其估值水平,目前不到8元的市價已被低估,合理估值應在9元以上。
山西證券研究員崔玉芹認為,本次收購將增厚國電電力2010年每股收益0.06元左右吊車出租,增厚15%左右。經測算收購后預計2010年每股收益在0.46元左右,考慮到公司盈利能力的持續回升以及水電資產即將進入收獲期和煤電聯營規模逐步擴大,給予20倍PE,公司合理估價為9元左右,給予“買入”的投資評級。
國泰君安研究員王威認為,國電電力自2008年中期至今,始終是他電力股中首選推薦品種,2008年表現出的業績韌性及2009年資產注入預期直至啟動令投資者印象深刻。2010年公司亦不乏亮點———瀑布溝電站的逐步投產、內蒙煤電基地電廠和煤礦的建設推進、參與山西煤炭資源整合進程的加深等,令他仍維持對公司的首選配置推薦。預計公司2009-2011年每股收益分別為0.34元、0.44元、0.52元,維持“增持”評級,目標價為9.50元。
申銀萬國研究員余海、王海旭認為,國電電力目前估值水平尚未充分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持續回升,以及水電資產即將進入收獲期和煤電聯營規模逐步擴大的特征,維持“買入”評級,目標價為9.50元。
安信證券研究員張龍認為,收購前預計國電電力2010年、2011年每股收益為0.35元、0.37元,收購完成后每股收益將達到0.40元、0.47元,業績增厚16%~26%。本收購有利于提升公司價值,維持對公司“增持-A”的評級,目標價為10元。 (曙光)